“川陜省”珍稀熔鑄銅元閬中露臉 |
發布日期:09-12-31 08:22: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南充晚報 作者: |
一枚紀年為1934年的“川陜省蘇維埃政府”熔鑄版銅元近日在閬中“露臉”。國內收藏界認為,此類錢幣只在國內極少數文獻資料中有披露,實物卻不多見,該銅元無疑為川陜蘇維埃貨幣的收藏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8日,記者見到了這枚銅元的收藏者黃揚。他展示的該銅元面值為200文,紅銅質地,直徑為35.9毫米,厚2.7毫米,重21克。“去年5月,我收集到此枚銅元時,其通體長滿紅褐色包漿。”黃揚說,這枚銅元與眾不同的是,正面標明面值“200”字樣的左右各纏繞橄欖枝一束,上部從左至右弧形排列“川陜省蘇維埃政府造幣廠造”字樣;下部是“一九三四”的鑄造時間。背面正中為鐮刀鐵錘圖案,鐮刀鐵錘為實心,旁邊各有一枚五角星,“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字樣十分醒目。圖案下方有俄文。“我收藏銅元多年,但收藏這種銅元還是首次。”黃揚說,收藏此枚銅元不久,他前往武漢參加“錢幣天堂”網站首屆聯誼會,就此銅元請教國內業界大師,才得知該銅元國內實物僅存不過10枚。 來源:www.artxun.com 我國鑄造銅元始于1900年。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入川建立川陜革命根據地后,隨即著手建立造幣廠。次年,在川陜兩地分別繳獲軍閥及土匪的造幣設備和銅料。受技術所限,當年用古老的熔鑄法生產出少量的“200文銅元”,版式繁多,質量較差。1933年10月,紅軍取得宣達戰役勝利,由于繳獲了敵軍制造技術比較先進的造幣廠,次月,川陜省蘇維埃政府造幣廠正式成立。從此,蘇區造幣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由于貨幣流通需要,1934年初直接使用了上一年的熔鑄版模具,只是將上面的“一九三三”的最后一個“三”改為“四”。隨著當年新雕刻版的問世并投入使用,舊的熔鑄模具即廢止,這使得本就鑄造不多的此類銅元成為珍稀之物。1985年,《中國錢幣論文集》首次提到這種幣并附黑白圖,其后又有資料披露了其彩色實物圖。據業界人士介紹,目前南充僅有此種幣兩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