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5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正文摘要:
中國近代機制銅元自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廣東省誕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止,其間歷經晚清與民國兩個歷史時期,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廣西等個別邊遠省份和地區仍在局部流通,直至50年代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銅元作為傳統圓形方孔錢的替代品,近半個世紀來承擔近代中國的輔助貨幣,在抵制外幣流入、調劑貨幣流通,促進商貿發展方面發揮著特殊作用,其時甚至在某些特定區域的勞工與農民等社會底層,銅元一度承擔著主幣職能。由于近代中國社會災難深重,經濟日漸式微,貨幣體系由統一而割裂,由割裂而紊亂,統治者濫鑄無度,地方軍閥競相漁利,直至銅元盜鑄蜂起,私版盛行,不僅有民間私鑄,而且出現“官私”、“洋私”等,不一而足,錢法大亂,反過來又加劇了社會經濟與金融的混亂程度。可以說私版銅元從一個側面直接見證了近代中國貨幣體系的興衰。本文試圖從近代中國私版銅元的產生背景、私版銅元的大致分類及流通區域,探討其對當時社會經濟流通領域的嚴重危害,進而闡述一國貨幣體系的自主性、統一性、宏觀性對幣值穩定、平抑物價進而保持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極端重要性。
中國近代機制銅元自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廣東省誕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止,其間歷經晚清與民國兩個歷史時期,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廣西等個別邊遠省份和地區仍有局部流通,直至50年代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銅元作為傳統制錢的替代品,近半個世紀來承擔近代中國的輔助貨幣,在抵制外幣流入、調劑貨幣流通方面曾發揮著特殊作用,其時甚至在勞工、農民等社會底層,銅元一度承擔主幣職能。由于近代中國社會災難深重,經濟日漸式微,貨幣體系由統一而割裂,由割裂而紊亂,統治者濫鑄無度,地方軍閥競相漁利,直至銅元盜鑄蜂起,私版盛行,不僅有民間私鑄,而且出現“官私”、“ 局私”、“洋私”等,不一而足,錢法大亂,反過來又加劇了經濟與金融的混亂程度。可以說私版銅元從一個側面直接見證了近代中國貨幣體系的興衰。本文試圖從近代中國私版銅元的產生背景與成因、私版銅元的來源與大致分類,探討其對當時經濟社會的嚴重危害,進而闡述一國貨幣體系的自主性、統一性、宏觀性對幣值穩定、平抑物價進而保持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極端重要性。
一、近代私版銅元的背景與成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