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遲:精品票獨占鰲頭 |
發布日期:10-03-16 08:48: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周鳳遲 |
郵票市場曾經在收藏品市場中占有極其重要的的地位,在上個世紀爆發了若干次具有社會影響力的行情,使它迅速從收藏工具變成了一個重要的投資工具,無論是收藏群體還是投資群體一夜之間陡增。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由于投資渠道趨于多元化,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郵票的消耗量持續驟降,加之其它一系列因素的制約,郵票的價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是藝術品市場的興起,使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郵票的價值可以說是一落千丈,甚至已經處在被邊緣化的地步,社會關注度更是越來越低。盡管郵票已處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這并不能完全抹殺郵票所固有的收藏價值和它的經濟價值。郵票市場這些年來雖然并沒有出現大家所預期的大行情,但其中的投機色彩還是較為濃厚的,這種情況在以編年票為代表的新品種表現得尤為突出,這對于那些一直以來崇尚價值投資理念的集郵者無疑是一個大的傷害。我們特別注意到:盲目投機之風在2009年得到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這種遏制并非來自政策面,而是有越來越多的集郵者正在從以往的那種盲目跟風之中走出來,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價值投資的重要性,因而在精品票上傾注了更大的資金支持,并且使這種資金支持逐步地轉向了其價值被嚴重低估且消耗巨大的某些編年票,運行態勢雖說不上是煥然一新,但也是為之一振,而“從小愛科學”小型張、“梅蘭芳”小型張、“庚申猴”票等品種的連創新高,使不少集郵者和投資者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個市場是否具有吸引力和誘惑力,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其有沒有值得托付的品種,這種期待有可能是短期的,也有可能是長期的;從這些年來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家對于短期的期待過于執著,為了眼前那么一點點蠅頭小利在新品種上鋌而走險,盲目跟風投機之風盛行,最終沒有幾個實實在在的贏家,絕大多數都是一敗涂地;當大家看到這種玩法已經沒有退路可走之時,又不得不在老紀特票與JT票上啟動了新一輪的價值挖掘。這一挖掘可真是不得了,人們原本認為已經得到充分挖掘的老紀特票和JT票,其真正的價值還遠未得到顯現,大家覺得4萬元的“梅蘭芳“小型張已是高不可攀,可就在你我面面相覷的時候,它的價格業已攀升到9萬元;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了“文”字票、“從小愛科學”小型張、“科學大會”小全張、“庚申猴”票等JT票上,精品票越來越精的趨勢越發明顯,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對于精品票的價值挖掘是沒有止境的,只是表現形式在不同時期會有所不同。 筆者以為,人們對于精品票價值的認識,將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得到深化。在精品票星光燦爛的同時,長期以來被大家認定為垃圾品的編年票也正在走出困境,有的品種的表現甚至完全出乎預料,如果單純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某些編年票的內在價值甚至已經超過大家一直所公認的精品票,它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市場中的潛在機會還是有章可循的,有的時候甚至就擺在我們的面前,可就是視而不見,錯失了不少難得的機會,“抗擊‘非典’”小版票、“共創未來”整版票等編年票為我們提供的機會還少嗎!某些編年票之所以可與精品票相媲美,并走上了精品化之路,這完全得益于禮品需求越來越旺盛,郵票禮品化消費也就成為了一個大方向與大趨勢,由此使得郵票市場的功能發生了新的變化,郵票的消費人群已經不是純粹的集郵者,而是正在向社會化發展,郵票投機功能的減退已是無法改變,這就要求投資者順勢而為,應勢而變,從有可能利用好市場中有益的資源,使自己不斷得到壯大和發展,這才是根本中的基石。 郵票市場是一個綜合性的市場,并不是只有郵票在那里孤軍奮戰,它涵蓋的品種已是越來越多,多元化的色彩越來越濃,人民幣紙幣的大行其道,就是郵票市場多元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其實,工藝品的泛濫成災也是一個重要表現形式,但那不是最為主要的東西,因為這些工藝品既沒有收藏價值,更沒有投資價值,而人民幣紙幣則完全不同,并且已經顯現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郵票沒有退出機制,而人民幣紙幣在使用一定時間之后就會退出流通,市場上的存世量也就隨之驟降,這是郵票所無法比擬的,人民幣紙幣的獨特性就在于此。從這些年來的發展情況來看,人民幣紙幣的收藏群體迅速壯大,其勢頭之猛超乎大家的想象,它正在成為與郵票并駕齊驅的大眾化收藏品,甚至大有取代之勢,因為不論是人民幣紙幣的收藏者還是投資者,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并且這種實惠還在不斷得到延伸和推進,這也是其它大眾化收藏品所不能達到的境界。郵票的收藏群體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無法讓大家看到它的價值所在,看不到價值也就看不到回報,在功利色彩濃厚的當今社會中,回報的大小,是衡量一個收藏品價值高低與吸引力的決定性因素,郵票在這方面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但也不是一無是處,資金對于精品票的打造也就成為了一種大方向和趨勢,打造精品,就是打造一個新的市場,樹立起一種新的投資理念,,那就是以價值投資為第一出發點,以此來引導大家走上正確的投資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