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文革郵票天價密碼 |
發布日期:12-06-19 08:30:1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搜狐 作者: |
解文革郵票天價密碼
![]() 小小方寸折射了一個時代的美學特色及曲折變幻 文革郵票在收藏上不斷升值,簡單的供需原理并不能給出全部解釋。文革郵票在設計時,當時的美術創作導向便深深嵌入其中,“紅光亮”特色鮮明。在題材上,歌頌領袖成為前期中心,后期雖發展出樣板戲等等內容,其實不脫當時時代洪流,由此觀歷史可窺豹見斑。同時文革郵票發行史奇聞頻現,客觀上造成好品相的文革郵票難以大量存世,各種禁忌更使“大一片紅”等變得極為罕見,而此一發行史也是當時歷史大環境的縮影,引人注目。我們專訪中國文革美術專家王明賢、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學術委員陜西省集郵協會副會長李毅民及嘉德拍賣公司郵品部經理何欣,希望從藝術與純收藏的角度,解開文革郵票天價之謎。 “大一片紅”誕生路曲折,時代變遷造就其收藏價值 王明賢:“一片紅”郵票原本規定在1968年11月25日發行,但北京等地提前發售。爾后中國地圖出版社編輯陳潮發現該地圖的中國和蒙古、緬甸、不丹的國界線與官方國界線不符,沒畫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他便通過組織向郵電部反映。郵電部專家組發現問題后,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郵票要全數退回,這也使得“一片紅”郵票成為了人們最為熟知的珍郵之一。而作為“一片紅”樣票的“大一片紅”并沒有公開發行,因為比“一片紅”更珍貴。 李毅民:第一,“大一片紅”本身的確是非常稀有,這決定了它在現代郵票里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第二,郵票市場在尋找黑馬,總需要有這樣的黑馬帶動郵市的增長。由于處在特殊歷史時期,郵品比較稀缺,特別是全套新票,湊一套郵票極為不容易,所以“大一片紅”有稀缺性。 何欣:郵票受時代影響,“大一片紅”可作為一個代表。“一片紅”家喻戶曉,知名度非常高,當年郵票發行的時候,一波三折,種種原因胎死腹中,披上了神秘的面紗!按笠黄t”是第一版和第二版,最后定稿是第三版。前兩版不被很熟知,存世量特別稀少,價格遠高于小的。 文革郵票記錄了中國特色的紅色歷史,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毅民:文革郵票成了獨立的被關注的單元,很多人認為原因是其發行歷史特殊,變化特別多,又有特殊社會面貌,在中國郵票里是另類的,所以被普遍看好。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管郵票市場怎么波動,文革郵品價格始終往上走,不像其他的郵品忽高忽低。 王明賢:原因一是紅色經典作品記錄了中國獨特的紅色歷史和獨特的革命文化精神,因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收藏紅色經典就是收藏中國的當代史。二是現在五六十歲的收藏家,在童年時代和青少年時代對紅色年代有很深的感受,當他們賺得盆滿缽溢、功成名就的時候,必然會對紅色題材系列作品有特殊的興趣,收藏紅色經典就是收藏他們的青春記憶。 何欣:紅色題材是以“文革”系列為主,當時集郵被稱為封資修,發行郵票為了寄信,沒有人收集。文革郵票發行量并不小,但當時沒有集郵的,郵票都是無意中的庫存。文革”題材郵票引起關注,一個是特定歷史題材,存世量稀少;二是海外的一些人為了獵奇,收藏者多。 文革郵票是“紅光亮”美術導向的直接反應,如今已鮮見 王明賢:文革郵票是文革美術創作導向的直接反應。文革美術是20世紀世界藝術史獨特的篇章,是帶有“紅色現代主義”特點的藝術形態。而文革時期的美術作品呈現的“紅光亮”特點顯示了社會主義藝術的新美學。在這種美學思想指導下,繪畫中的正面人物紅光滿面,甚至連陰影都不許用冷色調刻畫;畫面效果逼真細致,光溜溜幾乎沒有筆觸;整幅作品陽光燦爛,色彩響亮,充分反映出時代精神,從而形成了一種社會主義的大眾流行藝術畫風!按笠黄t”郵票設計充分反映了文革美術“紅光亮”的特點,紅旗的海洋、紅色氣球、紅色地圖等構成極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渲染了“全國山河一片紅”的政治主題。 文革郵票發行史屢現奇聞。開放環境之下難見如此郵票奇觀 何欣:“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郵票”里非常特殊,突出毛主席形象,但又怕郵票弄臟了,不能在上面蓋章,銷票,可以繼續使用。寄信不銷票,這是比較特殊的。 李毅民:文革郵票有兩個階段,第一是文革初期,文革色彩特別濃郁,“成立革命委員會”“毛主席語錄”等題材比較多。第二個階段是文革后期,文革色彩就弱化多了,題材也很多樣,比如:樣板戲、戲劇、出土文物等等。 王明賢:“文革”期間,郵票發行創造了許多中外郵政史上史無前例的奇聞,比如不予蓋銷、停止發行《一片紅》等。1968年8月1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了《毛主席去安源》這套郵票,據說原定印五億枚,全國人民每人一枚,后因生產能力根本達不到,只好將印量減少為五千萬枚。為了不玷污這枚票上的毛澤東形象,保持畫面完美,中國郵電部軍管會于1968年7月底發出緊急通知:“決定破例在貼用郵件時,不予蓋銷。另在郵件封面上空白處加蓋收寄日期。如有誤差,立即換貼,望嚴格執行”。 ![]() 天價文革郵票:小方格里有不可磨滅的塵封歲月 “革命萬歲”,郵票珍貴,它們是大時代直接造就的藝術品 “文”字郵票簡稱“文票”。從1967年4月19日發行的第一套“文”字郵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起,至1970年1月21日發行的最后一套“文”字郵票《革命青年的榜樣——金訓華》止,共發行“文”字郵票19套80枚。另外還有5枚被稱為“文五珍”的未發行票或樣票也流入收藏市場,構成文革郵票收藏的主要內容。這些郵票的名字很直接: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毛主席萬歲、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等等。它們如今價值不菲,當時也是各有故事,特別是下面要說到的“文五珍” 。 陰差陽錯的“黑題詞” “黑題詞”郵票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明令禁止發行的一枚郵票。1962年9月18日,毛澤東應日本工人學習積極分子代表要求題詞。為紀念題詞6周年,郵電部計劃于1968年9月18日發行1枚紀念郵票。票面上印有毛澤東1962年9月18日的題詞手跡,紅底黑字,集郵界稱之為“黑題詞”。但此票未及發行,日本方面就發表聲明,指責中國向日本輸出革命。這枚郵票隨即被禁。但河北保定、石家莊一帶郵局提前對外發售該票,流出量不足10枚。1993年香港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圖鑒》將該套郵票收入,標價新票1萬美元,舊票8000美元。目前最高拍賣價為60萬元人民幣。 創紀錄的“文革全面勝利” 這套郵票的名稱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簡稱為“文革全面勝利”,“文革”期間未能發行。郵票圖案為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揮手致意,林彪手持《毛主席語錄》在其身后;天安門廣場工農兵群眾歡呼;下部橫框內印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字樣。這套郵票的設計、印制情況以及發行計劃,郵票發行部門始終未予透露,為何印好后未公開發行,至今仍是謎。市面上見到的此種郵票是從河北石家莊郵局流出,流出數量大約10—20枚,十分珍貴。1997年第二屆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成交兩枚此種郵票,最高價100萬人民幣。 領導嫌大的“大一片紅” 1968年9月5日,全國除臺灣省外都相繼成立革委會,取代各部門各地方的黨政領導機構。1968年9月—10月,為表示慶祝,官方擬發行這套郵票。郵票圖案為紅色的中國地圖上(臺灣省為白色),印有金黃色“全國山河一片紅”字樣。票幅為60毫米×40毫米。據傳,這套郵票未發行的原因是郵票印樣送有關部門審查時,有關領導嫌票幅太大而未批準。因此后來便又印制了小幅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大“全國山河一片紅”印樣極少,存世量更少,被集郵家視為珍郵。今年5月21日,一枚未發行的“大一片紅”以730.25萬元人民幣成交。 錯過時機的“大藍天” “大藍天”郵票命運多舛,其曲折的發行過程一直被文革郵票收藏者津津樂道。其中一個較為可信的說法是:1967年9月8日是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四十周年,郵電部決定發行一套紀念郵票,準備在國慶節發行,編號為“文5”,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毛澤東與林彪在天安門(即“大藍天”)、井岡山會師、毛澤東語錄、毛澤東詩詞,面值均為8分。當年8月9日打出印樣,因有林彪像均須領導批準才能發行,后一直未批,又因紀念時間已過不再適合發行,于是將印出的全部銷毀。但銷毀過程中不慎流出少量。 轉載2012.6.18搜狐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