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比炒賣更重要 |
發布日期:12-06-16 08:43: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楊昊謙 |
每當小弟告知別人集郵之事,每被人冠以「炒」字。「炒」字是左「火」右「少」。望文生義,可能古代要惜薪,故只用少火。惟今天有煤油爐,大家可大火炒,可烈焰滔天,足以燎原。「炒」時賺錢,高興萬分,雄心壯志,更有不可一世。沒有上車,或一早出局者,或義正詞嚴,或痛心疾首,郵票成了賭博籌碼。及至郵市回調,又哀鴻遍野,哀莫大于心死,怨天尤人。不管閣下是賺是賠,可曾泡壺香茶,細心把郵票放進郵票冊,仔細欣賞。 想信大部分郵票投資者,回首當初,豈不是先有集郵興趣﹖豈非一枚方寸把眼球凝住﹖可是久而久之,起初的愛都偏離了,也許金錢既是可量化,又提升你的「價值」吧!請原諒小弟失言,郵市回調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因為成交少,沒有價格可看,于是時間亦多了。可能你有手上有買入十多年也沒有仔細欣賞的郵票。你現在可有時間將01年「京劇丑角」、07年「生角」和08「凈角」比較一下,八年以來,郵票的設計有何轉變﹖現在人的信息收集是我們祖先所不及,不過我們弱項是不懂消化和轉化。媒體信息被動進入我們腦袋,只是停留在我們腦中,日積月累,我們以為已知得很多。可是,這只是信息,是數據,根本不是知識。知識是要我們靜下來,拿著放大鏡,翻閱相關數據。從方寸就成了人生部分。 郵壇前輩姜治方曾云﹕贈我珍郵,不如贈我郵識。早幾年有所謂做空平臺,再早有人說郵票要股市化。回想起來,實在教人憤怒和悲哀,何哉﹖郵票是郵票,股票是股票。股是市場集資,讓百姓成為公司股東,有促社會進步之益。惟貪婪者,巧取豪奪,致有人生敗名裂,禍及妻兒,貽禍社會。郵票者,是郵資代用劵,也是郵政的債券。當場,因設計特別,又有時代性,為國家名片,故成了收藏品。以郵變股,是貶抑郵票的價值。也許我們現在痛罵郵政,操控龍票。不過郵票「不托」,近幾年成了花票的品種,請問我們肯花時間欣賞。 有人說集郵是后繼無人,今天孩子都玩電玩,愛上網,泡網吧。今天新一代有很多問題,問題是成年人見到。不過,又有沒有成見人見到成年人問題呢﹖成年人輕視愛情,情人如玩物;好揭人陰私,道德就像一利dao刺入人心。再者,我們罵孩子不讀書,不過我們有沒有閱讀,讀的又是什么呢﹖我曾跟太太有協議,家中不能有一本八卦雜志,垃圾信息不可在家中。我深信,作為父親,作他*的,請你先在家中欣賞郵票,在方寸中尋樂趣、尋智慧。進一步尋煩惱,找答案。郵市要升,不只是資金,不只是郵策,更重要是郵人質素。你的孩子看到你,不會提起興趣嗎﹖ 上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