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交易的三個發展時期(郵海小蝦) |
發布日期:14-04-03 08:38: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郵海小蝦 |
正如大家看到,郵幣電子化交易的初期各平臺可謂爭先恐后,亂象叢生。郵幣電子盤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機會與風險并存;擺在每一個郵人面前既有可能是一桌苦等十數載的饕餮大宴,也有可能是一盤夾生飯。我們應該給這些平臺多一點時間和包容,畢竟所有的努力都在一點點推動著市場向前發展。而作為一個郵人,看懂一個平臺才是當前的要務。 南交所是值得尊敬的平臺,首先它開創了中國郵幣電子化交易的先河;并且不斷努力,從系統的升級就能看出平臺運營方的誠意。然而南交所的一些問題又飽受郵幣投資者的詬病,比如不能隨時托管入庫、部分品種線上線下價格嚴重脫節。有人說南交所在保護莊家線上拉高,線下出貨。我卻不這么認為,其實南交所在保護盤面的交易資金。試想,如果南交所全面開庫,很多品種的籌碼會一擁而入。結果是要么脫節品種連續暴跌;要么盤面資金被一搶而空,全都變成籌碼。 這里不是在為南交所開脫,而是就南交所的問題研究背后的癥結。哪個平臺能先解決問題,哪個平臺就可能在初期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郵幣電子化交易絕不可能一帆風順,畢竟這是一次基于郵市的金融創新。初期的電子盤一方面要解決交易活躍度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解決平臺三公的問題。只有先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被我們這些浸淫在郵市中的人率先認可,進而才可能讓賺錢效應向外發散。 電子化交易的中期也就是發展期會是什么樣子呢?此時,全國會只剩下幾家交易活躍的平臺;由于這幾家平臺的體量已經足夠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監管和稅收都會對平臺甚至對行情產生深遠的影響。而這一時期才是真正能決定誰將一統天下的大時代,只有那些能服從監管,并且能改善平臺治理結構的才能活下來,甚至活的會比原來更好。而更正規的平臺可以迅速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全民參與的景象或將可期。 電子化平臺的成熟期的標志一個是上市品種,另一個就是日均交易額。當平臺真正成熟的時候,盤面資金可以輕松接住幾億甚至幾十億發行總價的品種。一些品種的入庫量甚至能超過發行量的60%,這樣的品種定價權和交易權已經完全在平臺而非實體市場。郵市會出現板塊輪動、牛熊交替;各種投資理念充斥市場,整個市場會跟隨國家宏觀經濟走向而波動,一個真正的小股票市場就此誕生。 “北交所福麗特郵幣交易中心”投資沙龍開始,針對投資者的問題和對平臺的合理化建議展開討論。 時 間:4月3日起每日18:00-20:00直至平臺上線,節假日見通知。 地 點:馬甸郵幣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