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最缺的是什么?(劉志明) |
發布日期:14-04-02 09:07: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劉志明 |
郵市,最缺的是什么?(劉志明) ——《郵海觀瀾22》 兵敗如山倒。措手不及的、始料不及的、無法顧及的郵友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競爭的白熱化和市場的殘酷。 先是馬其諾防線(文交所)的被切入,然后是敦刻爾克(大盤集體跳水)大撤退,慘淡經營,耐心維護,本來是無后顧無憂的設計卻頃刻瓦解,不堪一擊。隨著財富被縮水和市場被打壓,憂心如焚的、哭天搶地的是在論壇里罵,忍痛割肉的,倉皇出逃的是在市場上拋。一時間天仿佛就要塌下,就要落下的是一地雞毛? 主力跑了沒有? 這是問題的關鍵。 如果主力沒跑,沒跑了,跑不了,甚至根本就沒有想跑,剩下來的關鍵的問題就是——資金在,信心也在,那最缺的是什么? 時間。 給文交所點時間。 如前文筆者一再強調,文交所,其實根本就沒有準備好。 給主力點時間。 如前文反復強調的,如今的主力,好多是大資金。大資金來這個市場的,肯定是要做長線。 給市場點時間。 如筆者前34篇文章所言,市場有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給自己點時間。 你、我、他,即使您高明到了零成本,但和高點價格比卻還是“賠”的。既然已經“賠”了,不如干脆耗下去拼一個魚死網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說的是時間一維性,它是一條直線,一去不復返。過去的就要過去,把目光放在明天。 只舉一個例子,人家大主力大資金是要做長線。小散做波段?還是做長線?這就是時間的藝術。 以空間換時間,您做的是長線。以時間搶時間,您就是短線殺手。而無論長、短線,其前提是您要準備好的還是時間:長線中堅守與誘惑的糾結;短線上節點與頻率的把握。 吉利汽車八年前就想并購沃爾沃;馬云10年前說的話和現在一模一樣。任何一種商業活動的成功,都需要頂層設計和長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有五年計劃,祖國發展有兩個100年的宏偉藍圖…… 郵票市場,有嗎?5年計劃?長期發展戰略?頂層設計?市場運營預案?危機公關? 磨刀不誤砍柴工: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備,就能使工作加快。在郵票市場上,以搶風頭,打快拳,過江龍,投機客為主體的“空軍”什么能有時候竟然能夠成為主流?是因為“死多頭”的準備(市場調研、產品論證、營銷設計、資源整合、品牌開發、管理技術和思維創新)上還存在了很多的不足。 好多人說,劉老師,您的文筆不錯,但文章我們看不懂。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 我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