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年新郵又成垃圾票 |
記者 肖娟 新郵炒作被郵友們痛斥多年。不過,最近有人發現,今年以來發行的16套新郵票,半數市價低于面值,多年前的“垃圾票”卷土重來。如此集中的新郵價格低于面值,個中緣由是什么?這些郵票有無翻身之日,是否具備投資價值?記者昨日進行了采訪。 發現:半數新郵跌破面值 7月27日,《龍虎山》郵票開始發行。一套三枚的面值為3.6元,根據昨日網上的交易情況,記者查詢到成交價約為4.2元。“其實題材還不錯。首先,和生肖題材掛上了鉤;其次,屬于名勝古跡。但市場反應較差。”對此,省收藏協會副會長、郵票專家盧伯雄感覺有些惋惜。 事實上,相比今年不少郵票市價跌破面值的窘境,《龍虎山》低溢價發行已經算幸運的了。記者查詢中國郵政2013年紀特郵票發行參考目錄發現,包括特別發行的蘆山地震賑災郵票,目前共發行16套郵票,而16套新郵中有8套市價低于面值。以今年3月16日發行的《桃花》為例,面值27.8元,昨日網上報價僅為21元。此外,《海洋石油》、《中國古鎮》、《世界水日》、《小蝌蚪找媽媽》、《景泰藍》、《金銅佛造像》等新郵均在破面值之列。 特例:少量品種弱市下高溢價 不過,并非所有的郵票投資者都顆粒無收。由于上半年也有不少高溢價品種,如生肖蛇、《琴棋書畫》、《齊心協力抗震救災》等,部分投資者還是有賺頭。 具體品種上,以今年屢破低價的蛇大版為例,面值24元,面世不久就創出近400元的高價,之后價格跌跌不休,目前市價仍在120元左右。若買在最高點,當前價位相當于打了個3折。不過,3折后的市價仍是面值的5倍。又如《琴棋書畫》,面值4.8元,目前市價約20元。另外,《齊心協力抗震救災》郵票,面值僅1.2元,面世就被炒至近20元,暴漲15倍多,而該題材面值14.4元的整版票,目前市價700元。 三大原因致使“垃圾票”卷土重來 上個世紀90年代,因郵市泡沫破滅,曾產生一大堆跌破面值的郵票,俗稱“垃圾票”。但自從郵市漸漸恢復元氣并日漸火熱,這種集中跌破面值的新郵已經罕見。時隔20年,緣何舊事重演? 盧伯雄認為有三大原因:一是今年發行的郵票品種中,部分品種版式較多,比如既有大版票,又有小版票,加起來發行量就會比較大;二是跌破面值的新郵品種為面值高的套票,一旦市場接受度有限,高面值郵票跌破面值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三是題材原因,部分品種新郵題材不為市場接受,加上印刷質量、設計不是很精美,如果不是名家名作,新郵集中跌破面值也就不難理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