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上穿越千年 郵票上的世界文化遺產 |
發布日期:13-07-24 08:45: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劉文英 |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集郵公司獲悉,中國入列《世界遺產名錄》的43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中,已有40處被濃縮于方寸之間,成為展現人類文化的縮影。 天安門城樓使用次數最多 登上新中國郵票最早也是次數最多的世界遺產當屬天安門城樓,它是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宮(北京故宮)的組成部分,也是新中國的象征,因而從1949年10月8日發行的新中國首套郵票——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始,天安門便多次出現在郵票中,跨越新中國各個歷史時期。首套中國世界遺產項目題材成套郵票,是特6《偉大的祖國(第三組)敦煌壁畫》一套4枚。而首套含有多處世界遺產項目的套票,是特15《首都名勝》一套5枚,除了北海尚屬“世遺”預備項目外,頤和園、天安門、天壇、太和殿均為“世遺”項目。特57《黃山風景》全套達16枚,是我國迄今發行的枚數最多的“世遺”項目套票。 長城它東起河北秦皇島的山海關,西到嘉峪關,近一萬公里,堪稱世界的奇跡。北京境內的長城有600余公里,比較著名的有八達嶺長城、金山嶺長城、司馬臺長城、慕田峪長城、居庸關長城和箭扣長城等。郵電部于1979年6月25日發行志號為T.38的《萬里長城》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是長城之春、長城之夏、長城之秋和長城之冬。同日也發行了志號為T.38M的《萬里長城》特種郵票小型張1枚。 秦始皇陵盡顯輝煌神秘 秦始皇陵位于陜西臨潼城東5公里處,背靠驪山,面對渭水。從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開始修建,到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為止,前后修筑達37年之久。始皇陵仿咸陽宮的規模而修建,據勘察所知,內城周長2.5公里,外圍周長6.3公里,占地“九頃十八畝”,據傳是取“久久”之意。現今地面建筑全無,僅存陵丘,為四方錐形,原高120米,周長2000多米,現陵丘殘高46米,底部周長400米余。 現今除在始皇陵附近發掘出兵馬俑、彩繪銅車馬外,還發現有大量秦磚、秦瓦、地下排水管道等。郵電部于1983年6月30日發行志號為T.88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是群俑、陶俑、兵馬俑、兵馬俑坑。同日也發行了志號為T.88M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特種郵票小型張1枚,為牽馬俑。郵電部于1990年6月20日又發行了志號為T.151的《秦始皇陵銅車馬》特種郵票1套2枚,分別是御官俑頭像和銅馬頭。 “秀”大自然鬼斧神工 改革開放以后,世界遺產項目題材的套票大量出現,J字紀念郵票有《故宮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還有許多T字特種郵票如《萬里長城》、《石林》、《蘇州園林——留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