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交所黨委書記許羅德:打造中國全球黃金市場話語權 |
發布日期:14-07-04 09:26: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 |
敦、紐約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交易量超過全球70%,倫敦合格交割標準(LGD),倫敦本地(金/銀)(LOCO)等標準和概念全球通用。” “倫敦黃金市場有300多年歷史,但是它真正成為有影響力的市場還是在1919年,倫敦推出了倫敦金,即,倫敦金的品牌和倫敦金的定價。”許羅德介紹到,倫敦有兩個最有名的定價權,一個資金定價權,一個黃金定價權。資金定價權就是著名的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而倫敦金作為一種貴金屬保證金交易方式,已經成為目前市場上最著名的黃金投資方式。許羅德說,目前,黃金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價格為倫敦金。倫敦金價格由倫敦金銀協會五個做市商會員協商報出,五大金商做市商分別為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銀行、巴塞爾銀行、德意志銀行、法興銀行,定盤價一天公布兩次,分別為倫敦時間上午10∶30,下午 3∶00。亞洲黃金市場包括東京、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印度等,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其他黃金市場還有蘇黎世黃金市場、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伊斯坦布爾黃金交易所等。 許羅德披露了一組數據,“去年我們進口1540噸黃金,這是什么概念?全球去年一共生產了大概3500多噸,那么進口1500多噸,說明現在我們是全球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去年我國生產了將近430多噸黃金,加上進口的黃金一共近2000噸黃金。從實物黃金上來講,我們占了全球60%還要多,中國的現貨黃金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市場。這些現貨黃金都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交易,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現貨黃金交易所。” 中國黃金市場發展迅速 許羅德詳盡介紹了中國黃金市場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他說,1949年到1982年是黃金市場化的管制時期。1949年建國后,黃金等貴金屬實行嚴格的管制,黃金開采企業必須將黃金交售給人民銀行,用金單位按配額由人民銀行配售,黃金主要用于緊急國際支付和外匯儲備。1982年至2002年,我國開始逐步取消黃金管制。1982年出臺黃金管理條例,恢復黃金飾品出售業務;1999年開放白銀市場;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經濟體制;2001年6月,央行正式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2002年以后,中國黃金市場正式建立。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黃金市場正式建立;2002年到2003年國務院取消黃金10項行政許可;2004年金交所推出黃金保證金交易;2005年向個人開放貴金屬投資業務;2006年金交所推出白銀保證金交易;2007年央行正式批準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黃金交易市場,中國黃金市場進入迅速發展期。” 上海黃金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