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幣養幣十年藏幣近百種 |
發布日期:12-02-02 09:09:5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時報 作者: |
在當今的錢幣收藏界里,“80后”甚至“90后”的藏家已經大有人在了,在銀行從事金融工作的張崢就是一位錢幣達人,從1993年開始到現在,10多年的時間總共收藏了近百種錢幣。 說起收藏錢幣的起始,張崢告訴記者主要還是受了家里的影響。“我爺爺非常喜歡收集錢幣郵票之類的東西,家里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寶貝。小時候我一去爺爺家就喜歡泡在他的書房里,爺爺就翻出許多錢幣給我一一講它背后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張白色封底、黃色文印的紙幣,上面印有藏文以及藏文水印。這是爺爺最珍貴的一件藏品,他說這是清朝時期發行在青藏地區的銀票,當時價值400兩白銀,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了,可以說這是我們家的傳家寶。” 從小受著爺爺的熏陶,張崢自己也對錢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中學開始就會經常去盧工郵幣卡市場逛逛,淘淘寶。“小時候不太懂,純屬玩票性質,撿些便宜的好玩的銀幣紙幣買,后來工作了,有了收入,我就開始正式向這塊領域進發,除了盧工外,只要有出差機會,我總會擠出時間到當地的古玩店、文物店逛逛。” 據張崢自己統計,自己大大小小已經收集過近百種錢幣了,不過有些是作為投資,流通出去了。 這樣日積月累,張崢購買的紀念幣不斷增多,但購幣資金的增多也造成了他這個工薪族的財政困難。“這時我想到,何不把錢幣作為一種生活理財和投資方式來解決問題呢?”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投資。“那是在2000年1月,我去北京旅游,在全國最大的福尼特郵幣卡市場,投資2800元購買了一枚長方形唐代仕女圖5盎司彩色純銀紀念幣,此枚幣僅發行18800枚。 到3月初,這枚彩色長方形銀幣被市場看好,價格不斷攀升,最高時曾達到過4500元。于是我當機立斷在盧工以4000元出手賣掉,凈得1200元。后來隨著錢幣市場的價格回調,我又在這枚錢幣價位降至2200元時買回了它。”重新將喜愛的寶貝收回,又賺得了收益,第一次投資獲益頗豐。 經過那次嘗試,張崢開始把錢幣的收藏與投資相結合,既收藏心儀的錢幣,也投資性地賣出一些錢幣,讓資金“活”起來。從真假難辨到一眼辨明,從隨手收集到有體系的集藏,張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感悟道:“錢幣投資和股票等其他投資方式相比,風險比較小,以幣養幣的方式既能擺脫囊中羞澀的困境,又能滿足自己的收藏愛好,一舉兩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