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流行穿金戴銀:收藏價值不如金幣 |
發布日期:14-03-13 08:58:4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李永華 |
與金幣和金條相比,黃金郵票屬于收藏市場上的新上市品類,吸引了較多人關注。一套金銀郵票售價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郵票傍上金銀頗有“高大上”的感覺,但收藏變現并不容易,其升值空間更是有限。 純黃金打造的五福娃郵票和奧運會徽郵票、含999純金6克的首款奧運黃金郵票……兩年前福州市民郭先生在報紙上看到以上廣告,花了近3000元購買了一套“真金”奧運郵票,現在想出手變現,但卻找不到買家。“說是真金白銀的郵票,實際變現卻如此困難。” 記者了解到,現在收藏市場金銀郵票越來越多,目前甲午馬、十二生肖、探月、浴馬圖都有推出真金白銀版的收藏品。這些金銀郵票的“出身”比較混亂,發行者有銀行、郵政公司、貴金屬機構以及一些品牌金店。集郵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多數的黃金郵票都是企業與郵政局合作的產物,與中國人民銀行無關,雖有“面值”的標識,卻不具貨幣屬性,長線增值潛力無法與金幣相提并論。 昨日記者走訪福州郵幣卡市場發現,相較于傳統郵票,金銀郵票市場流通較少,一是發行量小,二來票品珍貴,少有人出手。據郵商表示,多數郵票收藏愛好者不會將金銀郵票作為投資品項,多為收藏留念。萬象城一位郵商黃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收藏市場上變現渠道較少,幾乎沒有郵商愿意回收金銀郵票,一些貴金屬機構也只能按原料金銀的價格進行回收。 “真金白銀”版郵票收藏價值幾許?“這和發行機構和發行量有關,如果是權威機構發行的產品,升值空間較大,而一般金店、銀行發行的金銀郵票只能算普通金銀工藝品。”福建集郵協會相關人士林先生認為,金銀貴金屬郵票并非不能投資,但必須是中國郵政獨立發行或合作發行的產物,才可能是真郵票,其實際發行量才會受到限制,與名義發行量相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