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鑒定的主要方法,銀元起源于15世紀,始鑄于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因其鑄工精湛、幣材良好、版別豐富、頗受藏家青睞,市場價格也因此一直堅挺,一些造假者把目光投向了銀元。銀元鑒定的主要方法一般有以下6種:
一是看齒輪。齒輪較易區(qū)分,假幣齒輪遠不如原幣規(guī)整,兩者一對比,特別明顯。
二是看形制。是機器沖壓還是翻沙,凡是翻沙版均是假的。
三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風格與當時韻味是否相符,清朝龍版幣上滿文是否與原幣一致,民國三年簽字版是否后來挖的,使用放大鏡一看就一目了然。
四是看顏色。銀元應是白色,有包漿、銀銹,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銀量,顏色略有差異,清朝銀元含銀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在88%。
五是聽聲音。真銀元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純正婉轉(zhuǎn)、柔和,感覺沉穩(wěn)。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后發(fā)出的聲音尖高,全銅鍍銀的假銀元聲音尖銳短促,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zhuǎn)音,挖補的銀元聲音低啞或成“啞版”。
六是用比重法測試。白銀的比重為10.5,低于黃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銅、鉛、鋅等其它普通金屬的比重。由于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它金屬,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fā)現(xiàn)假銀元輕,真銀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