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幣市場有什么規律可循 |
發布日期:13-08-21 17:24:3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收藏》 作者:劉禮福 |
通貨膨脹、存款利率和貨幣貶值幅度與金銀幣的增值幅度進行比較。我可以欣喜地告訴大家,通過這個系統計算,我國金銀幣大盤平均值均跑贏了上述三項指標,由此可以說我國的金銀幣從總體上具備保值增值的投資價值,實際上作為一個收藏投資品門類從總體上做到這點非常不易,值得肯定。在肯定大盤投資價值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大盤內部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接近1900個幣種中,雖然有一部分幣種的增值幅度驚人,最高達到數百倍,但也有相當一部份幣種的市場表現不盡人意,其中沒有跑贏同期CPI的幣種占6.95%,沒有跑贏同期存款利率的幣種占 13.69%,沒有跑贏同期貨幣貶值的幣種占 35.18%。以我國發行的第一套“建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為例,當時的發行價格是7800港幣,折合人民幣1640元;2012年底的市場平均價格為2.7萬元,增值16.46倍;與三項投資價值指標相比,是GPI的2.43倍、利率的1.51倍、貨幣貶值的0.29倍。因此如果用這些經濟指標評價,這套金幣并不能算是一套好的幣種,實際上它的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到黃金上漲的帶動。 關于金價波動是否影響金銀幣投資價值的問題?從總體上看,貴金屬價格變化對金銀幣市價的影響是非常明確的,從微觀上看,這種影響對不同幣種來說反映的程度不同。首先分析上一波牛市形成的原因,雖說流動性過剩和重大題材配合(如奧運會、世博會、建國60周年等)是重要成因,但貴金屬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也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果沒有上一波黃金牛市,就很難想象金銀幣的市場價格會出現普遍上漲。反過來分析這一次金銀幣牛市的結束,貴金屬價格下跌也是重要誘因之一。實際上這一次金銀幣大盤的下跌是從2011年黃金從最高點下落時開始的。雖然2012年大盤的下跌主要與宏觀經濟環境有關,貴金屬價格不是主因,但進入2013年后黃金價格的幾次大幅度下挫,給已經萎靡不振的大盤又造成新的重創,在僅僅三個月時間內,在2012下跌的基礎上,大盤繼續下挫15%-20%。因此可以明確地說,由于黃金價格的下跌,對金銀幣的投資價值有明顯影響。但這里也要明確,有些優質幣種影響相對較少,抗跌性能很強。 記者:目前來看,在眾多貴金屬幣品種中,您看好哪些板塊或者品種? 趙燕生:實際上,有很多朋友也一直在向我提出這個問題,但我始終沒有向他們推薦具體的板塊或幣種。因為我認為進行收藏投資最忌諱不動腦筋、道聽途說。實際上要想在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