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銀幣題材最關鍵 |
4月中旬,正值國際金價連續大跌,在杭州收藏品市場工作的樓先生,受人之托買了5套2013年的熊貓金幣,當時的售價每套在18000元左右。同時,樓先生自己也掏錢買了6套。昨天的售價大約是每套18500元,樓先生買的這些金幣,每套賺了約500元。 與此同時,買入投資金條和首飾的“中國大媽”們,受國際金價再次下跌影響,目前已被全線套牢(本報5月14日C01版曾報道)。業內人士稱,投資金條對于國際金價波動更敏感,也更容易受到國際投機資金的影響,而金幣由于題材、工藝和藝術價值更高,其整體抗跌性更強一些。 有人抄底熊貓金幣 在這輪大跌中,金幣中最受歡迎的是熊貓金幣。熊貓金幣最早由中國人民銀行在1982年發行,現已成為國際五大投資金幣之一,每年發行一次。 據杭州幣商張國明介紹,在金價跌得最兇的時候,上海有不少幣商接到熊貓金幣的大單,有人一次性買入20套今年發行的熊貓金幣。一套熊貓金幣重59.1克,按市價折算每克為321.5元,和投資金條每克312元左右的價格差距不大。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比較,因為兩者的成色并不一樣,其中熊貓金幣的成色為99.9%,而投資金條的成色是99.99%。不過在樓先生看來,這種差別問題不大,“熊貓金幣是國家專門找設計師設計,限量發行,本身具有的工藝價值要高于投資金條。” 從漲跌幅度來看,熊貓金幣的抗跌性也略強。4月10日上海黃金基礎金價為316.1元/克,當時2013版熊貓金幣每套的價格約為20500元。隨后基礎金價最低跌至263.4元/克,熊貓金幣最低跌至18000元。基礎金價最大跌幅達到16.7%,熊貓金幣跌幅只有12.2%。 從更長的時間來看,2013版熊貓金幣發行于2012年11月,在短期沖高后價格維持在21500元,當時上海黃金基礎金價在335元/克左右。目前兩者的價格分別是18500元和280元,跌幅分別是13.9%和16.4%。 不過,一些幣商也承認,在具體操作中,熊貓金幣投資者還需要考慮介入時機、真假、回購等方面的因素,“整體來看,由于熊貓金幣限量發行,適合于長線投資。” 老幣比新幣更抗跌 在本次金價暴跌中,老幣與新幣的表現截然不同。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青銅器為主要題材的兩組金幣。一組是1990-1995年期間先后發行的“出土文物”系列金銀幣,整體都沒有明顯下跌。即使放到全年來看,出土文物2組金銀幣累計下跌的幅度也不過7%,而國際金價年內跌幅高達18%。 但去年7月份前后發布的新幣,青銅器1組金銀幣表現就十分慘烈。其中由1盎司銀幣與1/4盎司金幣組成的套幣在發行后不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