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熊貓金幣設計師訪談錄》 |
動作比例關系的不協調,眼神處理不好,就很容易不自然,做出的浮雕就會很呆板和僵硬。最大的難點就是要把熊貓的“神”表現出來,做出的浮雕要“活”,要處理好各種關系,包括浮雕的高點和低點的關系、形象的比例和結構關系,神態眼神等細節處理等等,這就需要很深的造型能力。我平時也會注意做一些素描速寫的練習,就是培養造型能力。 每個設計師的處理方法略有差別,但原理是一樣的。做浮雕的時候要考慮工藝,把熊貓的結構、動態、前后關系體現出來。在方寸之間把浮雕的最高點和最低點的高度差處理得很小,就說明做得很精細了。 以前的凹刻法雖然是創新,但破壞了熊貓的整體形態,感覺不像一個寫實的熊貓,像一個卡通的熊貓,由于工藝條件所限,這也是當時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我們這一代設計師比較幸運,我設計熊貓金幣的時候反噴砂工藝已經應用得比較熟練了,設計時對工藝考慮的比較少,只考慮能不能做浮雕。 國外的錢幣浮雕表現手法比較多樣化,有的泥巴味道很濃,藝術性較強。但現在我們有的紀念幣浮雕過多依賴機器雕刻,減弱了浮雕的藝術性,我個人覺得機器雕刻可以作為浮雕的輔助手段,完全依賴機器雕刻不可取。錢幣浮雕永遠離不開人,人的大腦是任何機器替代不了的,人工做出來的浮雕才是有味道和歷史感。同樣,人工做出來的熊貓形象才是更生動,更有生命靈性的。 第四部分 創新,創新,再創新 從設計上來說,盡量能自由一點,我們征稿的時候就會跟設計師說,要創新,要突破,盡量不給他們太多的框框,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問:現在您已經從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調到中國金幣總公司工作,聽說您現在雖然不再擔任設計工作,但與熊貓金幣的關系卻更加密切了? 岳:我2008年來到總公司,當年跟著胡福慶先生參與了“熊貓幣未來十年圖稿征集”活動。后來胡先生退休后,就由我來負責熊貓金幣項目的統籌管理工作。 問:那么熊貓金幣未來還會怎么變? 岳:熊貓金幣和其它投資幣最大的不同是每年均變換圖案,表現的內容有一種情感色彩在里面,有親和力,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熊貓金幣現在基本上是寫實手法,抽象手法用的很少,跟外國的作品比,缺乏創新性。未來的熊貓金幣在熊貓形象的塑造上還是要保持自然原始狀態,但浮雕表現手法一定要多樣性,比如粗獷一點的,寫意一點的等等。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