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熊貓金幣設計師訪談錄》 |
林里走出來時那種積極飽滿的精神狀態展現出來了,把它生活在自然環境下的精神狀態展現出來了。 錢幣是遺憾的藝術,當時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事后再來看,還是覺得有很多遺憾。最大的遺憾是當時因為客觀條件所限制,沒能去現場采風。入行以來,朱總(注:中國金幣總公司原副總經理朱純德先生)以及金幣公司設計部經理胡福慶先生一直要求我們,設計動物題材要盡量表現它們在野生環境下的那種生存狀態,我設計2001版熊貓金幣時特別側重了這一點。如果能夠去現場采風,對于熊貓的習性和動態就會有更加細致的了解,設計起來也會更鮮活。但是由于當時深圳野生動物園沒有熊貓,因此沒有實現采風的愿望,可算是最大的遺憾吧。 就個人來說還有一個小遺憾,由于當時的工資比較低,買不起熊貓金幣,無法擁有自己的實物作品。現在也在找機會到市場上去購買2001版熊貓金幣,希望能夠留給自己的孩子。 第二部分:熊貓金幣是一個情感的媒介 人文色彩越來越濃厚,這是熊貓金幣進入21世紀以后,設計上的一大變化。 問:進入21世紀以后,連續幾版熊貓金幣都是由您來設計的,如果我們把2000年作為一個分水嶺,您覺得之前之后的熊貓金幣從設計上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岳:人文色彩越來越濃厚,這是熊貓金幣進入21世紀以后,設計上的一大變化。我從2003版熊貓金幣就進行這樣的嘗試,表現一個比較有親和力的溫馨主題,一個熊貓太單調,兩個大熊貓又缺乏溫馨的氛圍,所以我的圖稿設計基本都以母子熊貓為主,特別注重母子熊貓的親情。 問:是因為熊貓金幣代表著國家形象,所以特意這么處理的嗎? 岳:的確有這方面的考慮。當時主要考慮大的環境,國家提倡保護大熊貓,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我就想通過表現母子熊貓之間相互關懷的這種親情,傳達人文關懷色彩。 每次我設計熊貓金幣的時候,都是立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個立意,把熊貓在大自然無憂無慮的生活狀態展現給大家看,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媒介,讓中國的貓迷和全世界貓迷,可以進一步去了解熊貓,關懷熊貓,如果再進一步衍生開來,就是希望大家能夠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保護我們共有的地球家園。 問:聽說2001年以后的熊貓金幣正面采用的都是您雕刻的石膏型? 岳:是從2001年開始的。2000年,中國金幣總公司決定重做熊貓金幣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