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幣集體走紅:部分品種漲超五成 |
發布日期:13-02-21 16:45: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海峽導報 作者:張順和 |
新年新氣象。普通流通紀念幣就是這么一個過完年后身價大變的收藏品種。 導報記者昨日獲悉,春節后,以生肖幣為代表的普通流通紀念幣突然發力,市場價格節節攀升,最高漲幅超過五成,而且漲勢目前還在持續。 漲勢驚人 幾乎是一天一個價 “初三開始就有外地人來市場收貨了。現在是一天一個價。”萬壽舊貨古玩市場錢幣商白建群告訴導報記者,普通流通紀念幣在春節前就出現了上升的勢頭,但沒想到節后更是兇猛。 導報記者了解到,在整個流通紀念幣中,生肖和人物主題的品類漲勢最為兇猛。如春節前發行的蛇年幣,一度曾跌至7.9元,如今再次翻身,市場價回到了12元。不過,與其他生肖幣相比,蛇年幣的漲幅還是最低的。龍年幣春節前市價也就8元,昨天已經是14元;兔年幣從春節前的22元漲到了現在的32元;其他生肖幣也不甘示弱,鼠年幣從58元漲到了95元,狗年幣從50元漲到了78元,漲幅均超過了50%。而“領頭羊”羊年幣,也從節前的210元漲到了現在的290元。 而以革命偉人為主題的人物紀念幣也有不俗的表現。像陳云紀念幣,從節前的15元漲到了25元,“鄧小平”從30元漲到了45元,“朱德”則從35元漲到了近80元,翻了一倍多。 人氣上升 資金涌入推波助瀾 “春節開市,藏市正鉚足了勁,要攪出一番動靜。”廈門收藏界人士表示,節后突然爆發,與資金的大舉進入推波助瀾不無關聯。流通紀念幣已經蟄伏了好幾年,此番被市場看中也在情理之中。 業內人士分析,與金銀幣相比,流通紀念幣并非貴金屬材質制成,市場價大都集中在數十元之間,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而生肖幣大受追捧,除了題材因素外,還與其近幾年的發行量擴容有關。 據了解,首枚生肖流通幣羊年幣的發行量是1000萬枚,到牛年時,發行量擴容到了3000萬枚,而從龍年開始,更是擴容到了8000萬枚。 發行量上升后,能購買到的市民多了,收藏基礎也就雄厚起來。而藏者都有“收全”的心理,于是,整套生肖幣都吃香起來。而且與郵票相比,流通幣的發行量非常透明,也讓投資者心中比較有數。 “明年馬年紀念幣一出,十二生肖就齊全了。”廈門收藏界人士表示,國內收藏者本身對生肖題材情有獨鐘,待一套齊全后,肯定還會有進一步的關注和炒作。 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最大的風險恐怕就是碰上假幣。所以,市民在購買的時候還需多加辨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