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的經(jīng)營,是收藏過程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但莊家的參與目標很明確,就是使資本的利潤最大化和快速化,因此,他沒有與所有跟進者有福同享有難同當?shù)乃季S和義務(wù),不會給每個跟進的人都有收益的承諾,我們也沒權(quán)利要求人家那樣做。
但莊家對某品種的運作,在相對一段時間內(nèi),尤其是貨物出售時,一般會出現(xiàn)超出常人預(yù)料的價格,他能夠順利完成豐厚利潤而出局,從投資角度而言,他是成功的,但對整個收藏品市場而言,則會帶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提前透支了該品種的今后利潤,壓抑了今后的升值空間,其次,套牢一批跟風(fēng)的人,嚴重挫傷了他們的參與熱情,久久地留下陰影,留下殘局,無人收拾,只好由收藏規(guī)律慢慢修復(fù)。97暴炒時的磁卡、郵資片、紀念幣,至今尚離當時的價格遙遙相望,何時解套,“風(fēng)雨無常天知道”!
現(xiàn)在不少人借鑒股市操作思維來參與收藏品的投資,喜歡跟莊,把希望押在莊家身上,這無可厚非,如果有較精明的投資理念、有相應(yīng)的資金和成熟的投資手法以及良好的參與環(huán)境,跟著莊家走,我相信也會有較好的收益,但更多的是,信息真?zhèn)巍⒒I碼成本、交易渠道、銷售時間,散戶與莊家無法共享,形成一個不對等格局,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散戶只能靠自己操作的正確與否來檢驗參與的成敗,一般情況下,基本是敗多成少。
況且,收藏品與股票盡管在投資手法有相似之處,但屬性完全不同,我的看法是,股票,純粹為了利潤而參與,但收藏品,有相當比例的參與者,他們不以利潤為目的,而是把物質(zhì)轉(zhuǎn)換成精神享受,藏品成了終端消耗,一般不會回流市場,且藏品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成一種稀缺資源,甚至成為可遇不可求之物,這樣,必定由經(jīng)濟杠桿調(diào)節(jié),最后愿意出高價者獲得,這和股票有著質(zhì)的區(qū)別。
因此,如果能以長線思維來參與藏品的投資,大可不必跟莊,如果把利潤的希望寄托在莊家身上,其實是一種惰性,莊家不明朗的操作手法和交易時段,容易使跟風(fēng)者焦慮情緒,壓力重重,甚至造成不好心態(tài),還不如選擇有潛力的品種購入并耐心持有,靜等收藏需求的到來,效果應(yīng)該是不錯的。
莊家的一個特點是操作某些品種時,會不遺余力、夸大地宣傳該品種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在某些價格區(qū)域內(nèi)頻繁交易,給人造成一個潛力無限一片繁榮現(xiàn)象,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甚至看到別人有不同看法時,會組織一些文章進行反駁或圍攻,其實這樣一來,反而感覺他心里也是底氣不足,如果認為該品種前途無限,又何在乎別人的不看好?
從收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