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行至“半山腰” 黃金后市多空分歧嚴重 |
發布日期:10-03-08 09:07: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網易 作者: |
隨著2001年美國網絡泡沫的破滅以及“9·11”事件的發生,美聯儲開始執行寬松貨幣政策,重新引發了市場對通脹的擔心,人們開始重新尋找新的貨幣避險保值,黃金開始了一波輝煌的牛市行情。黃金價格自2001年觸底反彈,并從2003年起進入上漲通道,在2005年最高上漲至每盎司500美元,但漲幅不及石油等大宗商品。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美聯儲的救市政策加劇了市場對美元貶值的預期,黃金的避險功能終于開始顯現。2008年,在大宗商品、股票、債券的指數下跌超過40%的同時,黃金價格卻有6%的增長,“它的表現更像貨幣,而不像普通的大宗商品。它與其他大宗商品關聯度非常低,這是罕見的現象。”WGC投資研究及推廣部董事經理Marcus Grubb指出。 國際金價就此一路狂漲,2009年更如瘋牛一般連續闖過了每盎司1000美元、1100美元、1200美元盎司整數大關。從2001年到2009年的短短八年時間,黃金上漲了4.5倍,折合年復合收益率大約20.7%,趕上了大宗商品、股票的表現。 不過,在2009年11月25日迪拜危機爆發后,金價沒有一如既往地上漲,而是有所下跌。此時,美元和美元國債仍是最強的避險品種。 不過,美元走強是否一定意味著金價下跌? 2月18日,美聯儲突然宣布提高貼現率25個基點。美元瞬時走強,美國國債收益曲線上漲,美元資產出現狂飆。然而,以黃金和原油為代表的商品價格并沒有因為美元大漲而暴跌,反而也出人意料地上漲。 分析師認為,影響黃金的因素復雜多變,當投資者們因為通貨膨脹、政治動亂、金融崩潰等原因感到恐懼時,他們就會回歸這種閃閃發光的金屬。“如果中東地緣政治因素進一步惡化,完全有可能代替美元影響金價走勢。”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黃金的未來風險,與現有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走向有很大關系。在一種超主權貨幣還沒有出現之前,投資者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背景下,黃金作為一種補充意義的貨幣,成為長期避險的工具。“這個磨合階段至少需要三年。期間出現全球經濟滯脹的可能性比較大,黃金后市還會有表現機會。” 事實上,當前市場對黃金后市的分歧,亦恰恰對應對了未來經濟形勢的兩種判斷。目前對經濟走勢的判斷,有兩種聲音,一是認為未來世界經濟會進入一個相當長的低增長時期,即U型甚至是L型,如此則黃金或將有比較好的表現空間;另一種市場聲音則認為經濟復蘇是堅實的,即V型反轉或者新一輪經濟周期的重啟,則不需要黃金避險,黃金價格就會回落,這意味著現在黃金價格就可能存在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