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秘密增持了多少黃金 |
發布日期:14-02-12 09:06: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卓越理財 作者: |
維護金融貨幣等信用市場的穩定,也告訴市場,中國央行一直在增持黃金儲備,對人民幣及金融系統所能依靠的最后支付手段早有準備。 筆者甚至覺得央行2009年公布的,所增加的454噸黃金儲備并不是如它所說,是2003年至2009年通過提純和交易來增持的,而是在短短的 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這段時間匆匆迅猛增持的。并在增持完之后,選擇在2009年4月份立即公布這一數字,以提振市場信心。 幸運的是,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增持不僅給中國的黃金儲備帶來了很好的回報(當時國際金價平均還不到900美元/盎司),還贏得了更多的贊頌和鼓勵央行繼續增持黃金的聲音。只是自2009年第一季度之后,受到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及美國啟動QE等措施的影響,黃金價格一路飆升,直到 2011年9月份創出的1920美元/盎司。 據筆者推測,中國央行在2008年末至2009年初一次性大幅增持454噸黃金之后,在2009年末至2011年初之間至少增持了三到五次的黃金儲備。由于在此期間,整個發展中國家連年增持黃金,且迅速公布增持數據,再加上黃金價格內在的上漲因素,導致中國在此期間增持的黃金儲備成本較高,且確實增加了國內乃至世界黃金市場的需求量,推升了金價。這導致央行如果在金價暴跌的此時公布黃金儲備,將面臨重大的輿論壓力。 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央行各主要領導反復強調央行增持黃金要把握好時機,不能對市場造成影響等等。實際上這表明央行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增持黃金之后帶來的市場問題,而在2009年之前央行并未對自身增持影響市場的預期過于在乎。 對此,易綱同志在2013年年初是這么說的,中國是進口黃金首屈一指的大國,如果此時官方使勁投資黃金的話,可能會把黃金價格推得更高。由于中國國內的黃金價格完全與國際掛鉤,那么許多老百姓買金首飾結婚,或者過年買個小金條,可能就要支付更高的價格。顯然央行對2009至2011年間自身購買黃金推升金價的事實心有余悸。 時過境遷,2012至2013年,黃金價格整體跌幅超過30%,如果說2012年中國央行還在觀望,沒敢出手的話,2013年增持黃金儲備完全不用擔心其動作會推升國際金價。去年4月中旬金價曾一周內暴跌超過20%,甚至有人認為官方媒體爆出來的,中國大媽在當時金價暴跌之后搶購幾百噸黃金的數字實際上是中國央行的增持數字。由于沒法考證,在中國央行沒有公布新的黃金儲備數據之前,筆者對這種觀點并不抵觸。 央行增持黃金的有利時機 實際上2013年央行增持黃金處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