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沖高的“多”與“空” |
發布日期:12-09-14 09:25: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周軒千 |
由于俄羅斯央行自2005年起便將黃金/總儲備的目標水平設定在10%左右。根據兩國的黃金儲備情況,我們認為其央行的快速購金或將告一段落。” 市場對中國央行購金一直寄予很高的期望,但高華證券分析師們對此持謹慎態度。“中國央行在市場上進行公開購金,或詳細并及時公布這一舉動的可能性較小,畢竟從歷史上中國政府進行的國儲銅、國儲鋁等事件中可以看到,高調的政府行為必將加大執行成本。”謝鴻鶴表示,“再說,增加黃金儲備對于中國央行進行資產多元化和分散外匯風險的實際作用可能并不大。中國外匯儲備已達3.3萬億美元,就算中國增加黃金儲備量至美國目前的8133噸,中國黃金/總儲備也僅為13%。正如外匯局在年度報告中指出,"黃金市場容量較小、流動性差,價格波動大,持有和交易成本高等因素,制約了其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黃金不大可能成為中國外匯儲備的主渠道。” 在謝鴻鶴等人看來,在央行購金之外,中國實物金消費也將對金價構成正面支撐。“中國的實物金消費將繼續成為全球黃金市場一大亮點。”謝鴻鶴表示,“中國放開黃金市場的歷史并不長,2001年以前基本上是國家對金銀實行統一管理,統配統購的政策。若從2001年取消"統配統購"算起,僅有10年左右發展歷史,而2010年后中國黃金市場發展的腳步大幅加快,黃金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得到進一步激發。上海黃金交易所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客戶達234.85萬戶,較上年增長32.05%。同樣,香港轉口和出口至中國內地的黃金數據也是中國黃金需求不斷得到釋放的一個有力佐證。” 中期有望創新高,短期有風險 高盛認為,金價仍會維持上漲態勢,其催化劑首先來自美國的貨幣寬松政策,其次來自歐元區政治危機,此外,還來自于發展中國家的實物金需求,包括央行購金及中印實物金需求等方面。高盛澳大利亞研究團隊預計,2012年和2013年黃金均價分別為1636美元/盎司和1668美元/盎司;隨著美國實際利率在2014年上升,黃金均價亦將在2014年達到1701美元/盎司的頂峰。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分析師施毅認為,金價創新高不是夢,“假設今年黃金均價為1680美元/盎司,以保守的年均漲幅5%計算(過去十年年均漲幅達19.5%,考慮到未來美國可能的減赤計劃,我們下修年漲幅),2014年黃金均價為1852美元/盎司,當年峰值超過1921美元/盎司的可能性較大。若以年漲幅10%預計,明年金價最高點突破2000美元/盎司將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有刺激政策快速出爐,金價沖新高就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