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飆升背后的大國博弈 |
有量分別為3747.9噸、3101噸。 “一個國家通常有幾大儲備:外匯、軍火、糧食、石油和黃金。我覺得黃金儲備是其他儲備不能替代的。世界上有的國家很重視黃金儲備,比如利比亞,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排名在全球來說,應該在100名開外,可是它的黃金儲備量排名卻是第25位,卡扎菲政權的所有外匯資產被美國政府凍結之后為什么還能堅持兩個月?原因就在于它相對豐厚的黃金儲備。”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炳南說。 國際儲備中黃金所占比例不到10%的央行,均具備增持黃金頭寸的動機。目前黃金在新興市場外匯儲備中所占比重約2%,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0%。與之相比,美國黃金儲備的總量達到8000余噸,占外匯儲備的比重高達76%,歐洲國家黃金儲備的占比多數達到40%以上。 中國因素對黃金價格走勢的影響也備受市場關注。這個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國不斷調整提升黃金儲備,2001年從394噸上升到了500噸,2003年又調增至600噸。2009年,中國政府透露黃金儲備1054噸,震驚了整個黃金市場。中國外匯儲備高達2萬億美元以上,但黃金儲備占外匯比重的比例僅1.6%,市場猜測中國政府將持續購入黃金。從歷史看,一個擁有全球影響力大國的崛起,其黃金擁有量也會大幅增加。 張炳南介紹說,過去十年歐洲央行年均售金達400噸,但在去年開始凈買入,買入了78噸。截至2011年上半年,歐洲央行凈買入黃金量是去年全年買入總量的2倍。“今年上半年,半年的時候各國銀行凈買入黃金的數量比去年全年的總和還要多。” 各國央行對黃金的增持,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也催促人們反思。有學者認為,對黃金的大筆投資與其說是一種理性行為,不如說是一種感性沖動。因為它最終植根于對一種實用性很小、開采成本很高、永不生息的金屬的懷念。 “股神”巴菲特據稱買過白銀,曾投資中石油(9.73,-0.08,-0.82%),卻一直未碰黃金。他認為,可以把世界上所有已經開采的黃金堆起來,也就是一個不大的金屬塊。按照目前的金價,這個金屬塊可以換全部的美國耕地,再加10個埃克森美孚,再加上1萬億美元現金。“你愿意選哪一個?誰能產生更多價值?” 經濟學家胡組六則認為,黃金價格的飛漲,全球貨幣體系不穩,其癥結還是長期以來發達國家高債務、低成長、低利率與定量寬松的結果。目前發生在美國、英國與歐元區的現象簡直就是日本經驗的重演。日本之所以日本化,主要原因不在于日本的消費者、企業甚至銀行業,而是在于日本政府的低能和日本結構與宏觀政策的無效。西方是否正在不可逆轉地朝日本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