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黃金牛市 泡沫初露端倪 |
發布日期:10-09-28 08:42: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國內中秋小長假期間,國際黃金現貨價格逼近1300美元,紐約期金12月合約最高到1301.60美元。對當前黃金市場的強勢,主流看多的觀點一般可分為四類:看好年末消費旺季行情;憂慮歐債危機死灰復燃;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重啟以及朝鮮半島、中日之間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其實以上四點如果仔細推敲都有牽強之處,后市的黃金可能拋開基本面因素繼續沖高,出現資產泡沫階段的暴漲暴跌格局。 金價快速走高對黃金整體消費必然產生抑制作用,筆者擔心年底會出現旺季不旺的局面。其實在世界黃金協會第2季度的消費供給報告中,實物需求已經開始出現萎縮,實物需求創過去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只有516噸。因為工業需求比較固定,以此推算,如果歲末兩季的珠寶需求不能維持在平均420噸的水平,黃金總需求必將創出10年來的新低。另一方面,伴隨金價迭創新高,雖然來自銀行的黃金拋盤受制于新的央行售金協議每年不能超過400噸,但礦產商一定會加大市場供給。根據巴克萊資本今年3季度的報告,供需缺口將達到1008噸左右,這還是排除了ETF自然增長和金商套保盤減少后的數據,此時的市場均價不過1100美元,現在來看這個缺口可能更大。事實上,僅靠個體金融需求和市場情緒支撐的1000噸供需缺口,將成為后市最大的不安要素。一旦黃金市場因美國失業率降低,回歸基本面,市場極易出現暴跌。 歐債危機近期確實因為質疑銀行壓力測試和德國7月經濟數據放緩而重新浮上水面。面對外界的質疑,歐元一度回落到1.25-1.26一線,緊接著迅速完成了觸底反彈。試想此前已經采取了7500億歐元的刺激計劃,如果歐元區真的不能穩住,將會出現比次貸危機還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樣黃金和其他大宗商品根本無法獨善其身。因為二次探底的威脅,黃金得到追捧的邏輯,在長期來看并不是那么充分。 美元的疲軟應該跟奧巴馬近期的言論密切相關,在外匯市場從來就是經濟服從政治。奧巴馬高調聲討中國匯率政策,并推出500億“鐵公基”計劃,其實是應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而使出的政治手腕。因為追求環保可持續發展模式的美國,注定不可能重回基礎制造的老路,再說美國本土也缺少基礎制造必須的廉價勞動力和一批適齡的熟練工種,所以中國匯率的變化不會改變現美國的失業狀況。而且,美國的個人消費支出占GDP的比例達70%左右,奧巴馬上臺后所作的工作無一不是在鞏固國內的消費能力。在國際分工清晰的今天,讓美國向基礎制造出口轉型既收效甚微又不切實際。他的經濟政策的主軸還是固本清源,以良好社會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