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黃金價格的暴跌,讓許多國家增持黃金價值的縮水,也引發了外界的疑惑:黃金還是否值得增持?5月28日,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張炳南在“第十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黃金對正在崛起的中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要想快速提升核心競爭力,維護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需要構建并實施和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國家黃金戰略,建立黃金勘探、生產、消費、交易、投資一體化的規劃和政策體系。”張炳南如是說。
張炳南認為,一國貨幣成為世界性貨幣需要黃金的支撐作用。美元在二戰以后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貨幣,除了經濟總量和國際貿易(行情 專區)規模龐大、經濟實力雄厚外,重要因素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占到當時全球官方儲備的四分之三,是借黃金登上歷史舞臺的。歐元同樣如此,歐元區發行歐元前,歐元國家集體增持黃金。
值得思考的是,美國即使遭遇金融危機也從未拋售黃金,其黃金儲備一直保持在8000多噸的水平。歐洲國家同樣如此,傳言的塞浦路斯拋售黃金至今沒有成為現實。美國不拋售黃金,而是開動印鈔機使美元貶值削減債務。這在張炳南看來,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和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外交博弈面前,可以再次清醒地看到黃金儲備作為金融穩定、國家安全之錨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金融強國都在國家層面制定和實施了黃金戰略。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將進入最為活躍的調整期,國家間金融角逐將更加激烈。我國要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有效解決長期積累的社會經濟矛盾;又要不失時機地占領產業制高點,為中國更長久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固寬廣的基礎。這一切都將增強國家對黃金這一重要戰略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力,增強我國的金融國際競爭力,從而在全球化進程中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增強抵御外部各種風險沖擊的能力。
“作為國家意志的體現,把黃金產業發展和增加黃金儲備作為新時期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是一個具有國際競爭性的戰略。”張炳南強調。
-------------------
羅杰斯:黃金牛市遠未結束
著名投資人羅杰斯(Jim Rogers)周五(5月31日)接受了某媒體的采訪,在被問及有關近期貴金屬價格下滑的原因時,其在貴金屬短期走勢方面仍持謹慎態度,而在長期方面持樂觀態度。他的經驗告訴他,黃金牛市遠未結束,近期的回撤是可理解的而且是健康的。
他表示,“貴金屬市場的修正其實早就該來了,而我之前就此也講過很多次了。黃金已連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