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來看 黃金不會牛轉熊 |
發布日期:12-06-01 16:24:3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天天新報 作者: |
盡管市場逐漸低位企穩,但5月份以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跟隨大宗商品的加速下挫仍讓眾多投資者心存余悸。在美聯儲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QE3)搖擺不定、主要經濟體依舊低迷的背景下,黃金還是不是“避風港”?投資者應該如何看待黃金資產? 現狀 市場逐漸青睞美元 數據顯示,到5月30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黃金期貨合約收于每盎司1565.7美元,5月份累計下挫逾6%。 這已是國際金價連續4個月錄得下跌。今年紐約市場金價僅1月份保持了持續上行的態勢,從2月下旬開始,市場隨即開始了持續下挫的漫漫長路,從最高接近每盎司1800美元一度跌至1550美元下方,基本回到去年末的水平。 以往每當歐債危機升溫,投資者總是涌向黃金尋求避險,但面對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西班牙等經濟體或步其后塵,投資者對黃金資產的態度正在發生逆轉撤離黃金市場,轉持美國國債、德國國債。 “現在市場更青睞美元而不是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東證期貨分析師陸兼勤認為,這波歐債危機不同于以往,市場開始擔心希臘“閃退”歐元區的可能性。黃金雖然也是“硬通貨”,但不可能替代紙幣,相反,美元流動性和靈活性都更好。當危機來襲,市場必然拋售黃金持有美元。 分析 全球流動性決定金價 黃金價格持續低迷,貴金屬市場的牛市是否終結?光大期貨研究所分析師孫永剛表示,黃金一直是衡量全球流動性水位高低的標尺,全球流動性肆意蔓延必然會給貴金屬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如果沒有流動性,貴金屬也難有較強的表現。 在南非標準銀行的分析師看來,正是流動性源源不斷地注入,黃金的中長期仍被看好。“不管是不是有QE3,黃金價格都還會上漲。”標準銀行分析師沃爾特看好黃金的表現。他說,一般認為通脹預期影響金價的表現,但是從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來看,倒不如說是全球的流動性決定了金價。 在沃爾特看來,在流動性因素上,一方面美聯儲印鈔過多,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和服務就會顯得更貴;另一方面,由于中國、日本、德國等經濟體不斷積累大量的外匯儲備,當美國沒有能力為這些商品和服務付費時,他們就不得不提供更多的國債。從長期來看,美元的數量和全球的流動性是推高金價的主因。陸兼勤也認為,中長期來看,黃金也不會“牛轉熊”。 預判 建議仍不要“抄底” 眾多分析人士表示,短期黃金下跌的風險仍未消除。作為資金動向的“風向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持倉報告顯示,截止到5月22日的當周,包括對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