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為何拼命囤積黃金 |
發布日期:13-04-01 16:15: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作者:張尚斌 |
什么呢? 如果中國黃金儲備達到4000噸,中國的黃金儲備/GDP比值才與美國大體相當。而這個比例拉近也意味著,黃金再次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的真正基礎。 里卡茲的預言比較大膽,他認為如果中國的黃金儲備頭寸被披露達4000噸的話,金價將在2015年之后攀升至7000美元。然而即使里卡茲高估,或者中國央行屆時不公布黃金儲備,但從世界各國其他央行購買黃金的數量來看,仍然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對此,俄羅斯給了我們一些提示。 葉夫根尼·費奧多羅夫是普京統一俄羅斯黨的國會議員,他在3月中旬說過一句震撼的話:“如果美元、英鎊、歐元或者其他任何儲備貨幣發生大災難,誰持有的黃金多,誰就擁有更多主權。”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告訴俄羅斯央行不要“回避”的金屬,“畢竟,黃金和外匯儲備的叫法是有原因的。” 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說過,“我們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貨幣戰爭中。”美國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也說,“量化寬松也會通過匯率,進一步降低美元的價值。”經濟學家凱爾·巴斯最近在與奧巴馬政府的高級成員對話時,他問道:“假如名義工資不降,美國如何做到增加出口?”得到的回答卻是:“我們只需要美元貶值。” 對于美元,也許一些投資者認為這個世界儲備貨幣的風險已經足夠高,但從黃金購買的頭寸來看,各國央行行長顯然不這么認為。不難看出,央行們知道美國自2008年以來的貨幣印刷意味著什么,盡管現在美國國內商品價格上漲不會立即顯現。各國央行需要對沖風險,增持更多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自“二次大戰”以來,美元一直是世界儲備貨幣。現在只是變化的開始,而且這種增持黃金的舉動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央行的買盤,正是人們所期望看到的,即結束美元霸權。 除了各國央行增加黃金儲備,湊巧的是,“金磚四國”近日開始協議組建的“應急協議基金”。據外媒報道,中國將出資410億美元,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各出180億美元,南非為50億美元。除此之外,金磚國家成員國也開始采取措施,促進彼此外匯的自由交易,成立聯合開發銀行,來有效代替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揮影響力。“金磚四國”在貨幣金融領域到底有多大能量,黃金儲備也是硬實力的體現。 比如,中國和巴西也達成了總規模達300億美元的巴西雷亞爾和人民幣貨幣互換,允許兩國企業在不將盈利和投資轉換為美元的情況下開展貿易。包括之前中國和俄羅斯簽訂的貨幣互換協議等一連串措施,足以證明新興市場國家已經對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