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警告力拓 鐵礦石危局談判不會坐視 |
發布日期:11-04-03 09:10: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張向東 鄭奕 |
有關鐵礦石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建議終于得到回應,中國鋼鐵行業為此連續已經呼吁了三年。 本報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正在聯合研究中國應對鐵礦石的相關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應對鐵礦石市場被金融化現象、鋼鐵企業走出去對策研究、規范鐵礦石進出口貿易、整頓國內進口秩序以及外資巨頭一些具體并購項目可能涉及到的反壟斷調查等方面。 這意味著,政府已經從產業安全的角度,開始對中國所面臨的日益嚴峻的鐵礦石問題做出部署。 一個得到證實的細節或許更能展示政府對鐵礦石問題的態度。前一段時間,三大礦山之一的力拓集團高層前往國家發改委,與有關領導見面。雙方談到了鐵礦石談判,以及由于定價問題所導致的礦山公司和鋼鐵企業之間越拉越大的利潤差。 會面中,力拓方面表示,鐵礦石談判屬于商業行為,漲價是市場造成的。但國家發改委則回應稱,中國尊重市場規則,鐵礦石價格有市場因素的影響,但供方的利潤和盈利水平是需方的20倍,就絕不僅僅是市場的因素,而是高度扭曲的市場下的產物。鐵礦石談判是企業行為,但是如果產業安全和幾十萬人的就業受到影響,那就會涉及到政府了。 在這次會面中,國家發改委警告力拓:鐵礦石談判不能影響到產業安全,就業不能受影響。雙方應該加強合作,爭取做到雙贏。 另據了解,面對最近幾年來,必和必拓等三大礦山公司越來越明顯的鐵礦石金融化傾向,工信部已經開始著手研究相關對策。 多部門應對鐵礦石危局 工信部人士說,鐵礦石談判這些年,由于價格上漲和礦山強硬更改定價機制,已經給中國鋼鐵產業造成了很大影響,使中國的大型鋼鐵企業的利潤率一直處在一個低水平上,給鋼鐵企業進一步生產經營造成了很大壓力。而一些中小鋼鐵企業則常年面臨虧損的局面。 今年2月中旬,力拓集團和中國鋼鐵企業的2010年財報相繼公布,結果令人嘩然,力拓一家的當年凈利潤超過14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70余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的當年利潤總額。而根據鋼協的統計,自2003年至今,因為鐵礦石的不合理漲價,中國鋼鐵企業已經多支付了2000多億美元的成本。 這一結果引起政府層面的關注。不久前,在國家發改委和力拓集團高層的一次會面中,國家發改委稱,上述情況的出現,是高度扭曲的市場下的產物。鐵礦石談判如果影響到了產業安全和幾十萬人的就業,那就涉及到政府了。這是相關政府部門首次向礦山公司表示,鐵礦石問題已經觸及到國家安全問題。 自今年2月底,中鋼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