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推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 |
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中國鋼鐵企業陷入困境,已經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讓醞釀已久卻遲遲得不到落實的鐵礦石代理制加快了實施步伐。 在昨天舉行的2011冶金礦產品會議間隙,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特邀分析師羅冰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很快將正式公布,這一辦法的實施,將取消國內市場進口鐵礦石兩個價格(長期協議價與現貨價)的情況,防止人為炒作,有利于規范進口鐵礦石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下稱“五礦商會”)會長徐旭表示,為積極應對鐵礦石指數化的新形勢,中國完全可以根據國際指數的不足,加快制定影響力大的、權威的中國鐵礦石指數。 價格“雙軌”有望終結 2010年,中鋼協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國產精礦粉上漲46.44%,進口礦上漲45.21%,煉焦煤上漲26.45%,噴吹煤上漲22.07%,冶金焦上漲12.8%,廢鋼上漲13.68%;僅進口鐵礦石一項,全年進口61864.47萬噸,平均每噸到岸價上漲48.51美元,多支付外匯300.1億美元,折合1980億元,全部要進入鋼鐵生產成本。 2010年,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上升23.1%,而國內市場鋼材價格比上年上漲16.58%,尚不能抵消成本上升的減利影響。羅冰生認為,這是2010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只有897.13億元,全年產品銷售利潤率只有2.91%,全行業運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上游資源特別是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高,面對三大礦山公司高度壟斷,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全行業盈利非常困難。”據羅冰生介紹,在鋼鐵企業、中鋼協、五礦商會近期的會議上,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考慮全面實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的辦法,已經得到會員企業的一致贊同,會上同意積極推進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合理控制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 事實上,鐵礦石代理制已經提了很久,但是一直沒有得到落實。2010年4月2日,中鋼協和五礦商會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通過了《2010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進口鐵礦石合同定期上報登記及其流向登記備案規定》。 但是在去年4月份的這次會議上,中鋼協和五礦商會對于是誰推高了鐵礦石價格存在分歧。此后,《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沒有正式公布。羅冰生表示,文件將以中鋼協和五礦商會的名義發布,作為行業的行規、自約。他說:“如果不執行,應該給予必要的處罰,大家應該共同討論制定懲罰的辦法,以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