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遭多方競購 |
算如何研究院。
為了避免收購,研究院領導正在想辦法把上述三家生產企業做強做大,從而增強實力。 在戰略規劃方面,研究院提出了兩大方案:其一,重點發展稀土冶煉核心主業;其二,將稀土技術進行產業鏈拓展,衍生出節能燈、LED等相關產品。 據介紹,湖南稀土技術有限公司是該院下屬的核心冶煉企業,未來將成為該院稀土冶煉的核心平臺。目前,該院還在岳陽進行考察,希望選址新建稀土分離與冶煉的生產線,從而將稀土冶煉規模做大。 另一方面,研究院將加速擴展產業鏈。整體搬遷后,將在隆平科技園新建稀土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集中生產稀土節能燈。 加速引進戰略投資 除了擴展生產線之外,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同時也在加速引進戰略投資。 “在引進戰略投資方面,主要是針對下屬子公司,目前并沒有轉讓研究院整體股權或者控股權的計劃。”前述研究院高管表示。 該院經營處一位人士介紹,目前已經達成基本合作意向的企業,有一家美國企業與一家臺南投資商。 2009年5月,研究院下屬的湖南稀土技術開發公司與美國BloomEnergy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合同,由湖南稀土技術開發公司與美國BloomEnergy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稀土材料生產線,為BloomEnergy公司的新能源事業部提供優質稀土材料。 “很明顯,這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可以產生強大的互補效應。但是這也涉及敏感的稀土出口政策。”美國紐約國際資本集團北京代表處董事總經理李明表示,國家正在加緊限制稀土出口,這給雙方的合資增加了變數。 記者從研究院內部獲悉,該院考慮到政策因素,正在重新尋找戰略投資者。 此前的2009年5月,中國臺灣南投縣商會對研究院及其下屬的湖南光明稀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進行了考察。7月3日,該商會代表專程赴長沙,與研究院簽訂了關于共同投資開發稀土光電系列產品的合作意向書。雙方決定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具體合作事宜。但是目前并未簽訂正式合作協議。 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副司長熊必琳指出,目前外資進入中國稀土產業并不多,基本都是地方政府批準的合資項目。 國家針對外資進入中國稀土行業有嚴格規定。禁止外商在中國境內建立稀土礦山企業,但是允許外商投資稀土冶煉分離項目(限于合資、合作),同時鼓勵外商投資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應用項目。 此外,稀土礦產開發、冶煉分離和總投資1億元及以上的稀土深加工項目,必須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核準,其余稀土深加工項目須由省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