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加息擊潰美元 黃金領跑商品創新高 |
出乎絕大多數市場人士預料,澳大利亞央行6日突然宣布加息。這是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西方首個做出收緊貨幣政策動作的主要發達國家。受此消息刺激,投資人對美元興趣銳減,紛紛選擇購入黃金。黃金也由此成為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最先創出歷史新高的大宗商品。 10月6日,澳大利亞央行將主要利率目標上調0.25個百分點,至3.25%。與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國家有所不同,澳大利亞在本輪金融危機中遭受的沖擊很小,這仰仗于該國的銀行業健康程度良好,且全球尤其是中國對澳大利亞大宗商品的需求持續旺盛。業內人士此前曾經預計,澳大利亞將是首批最有可能加息的國家之一。但是,其加息行為來得如此之快,仍超出了投資人的預期。 澳加息后,美元兌澳元匯率隨即遭受沉重打擊。截至記者發稿,美元兌澳元累計貶值幅度達4.56%;與此同時,標志美元走勢強弱的美元指數亦重拾跌勢,最低下跌至75.9,距離前期低點75.84僅一步之遙。 美元的走軟直接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反彈,而黃金更是首當其沖。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主力12月合約勁升2.36%,收于1042.7美元/盎司,成功創出歷史新高。紐約黃金期貨此前的最高紀錄誕生于2008年3月17日,報1033.90美元/盎司;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的歷史紀錄出現同樣出現在這一天,當時主力合約最高曾觸及233.59元/克。 創出歷史新高后,金價一發而不可收拾。7、8兩個交易日,國際黃金報價均穩步攀升。昨天亞洲交易時段,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電子盤中最高已經升至1059.6美元/盎司,“十一”長假期間累計漲幅達5%。 事實上,“十一”長假期間除黃金外,其他大宗商品長假期間的走勢大多波瀾不驚,漲跌互現。以國際原油和銅為例,紐約原油期貨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收報70.41美元/桶,倫敦期銅合約收報6186美元/噸;截至記者發稿,原油最新報70.32美元/盎司,倫銅報6273美元/噸,與節前收盤價格相比波動不大。去年此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全線暴跌的場景沒有再現,這也令國內期貨投資者松了一口氣。 值得一提的是,鎳和糖是兩個例外。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期鎳節日期間走勢異常強勁,短短6個月交易日,期鎳價格從節前收盤的17800美元/噸上漲至19505美元/噸,最大漲幅高達9.6%。盡管鎳價距離歷史最高紀錄51800美元/噸尚有相當遙遠的距離,但近10%的漲幅足以證明買盤之踴躍。 而國際原糖長假期間的走勢則截然相反。自10月1日起的六個交易日里,ICE原糖期貨有五天收陰,主力3月合約報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