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繼4月份暴跌后,近期維持在每盎司1400美元附近震蕩。專家預計,在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走向及“安倍經濟學”是否可持續的爭議平息前,黃金將繼續艱難尋找價格的錨定物。
1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合約價格一改近期弱勢,反彈收高。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8月黃金期價收于每盎司1387.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9.8美元,漲幅為0.71%。
今年4月份,在塞浦路斯政府拋售黃金引發的恐慌氣氛及高盛等投行唱衰下,金價一路狂瀉,自3月末的每盎司1600美元附近一度跌至每盎司1340美元左右。
今年6月以來,金價暫時在每盎司1400美元附近得到喘息。但廣東省黃金協會首席分析師朱志剛表示,這只是多空雙方角力的臨時平衡點,在紛亂的全球貨幣局勢下,美歐日任一方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打破平衡。
近年來,黃金投資屬性壓過商品屬性,成為價格的主導因素。即使在大跌之后,當前金價仍然遠超開采成本。這也意味著,金價脫離商品價值的錨地,被卷入到全球貨幣政策的風暴中。
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聯儲連續推出四輪量化寬松政策,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同時,也把以美元計價的金價推上歷史高點每盎司1900美元。但當今年4月美國經濟出現復蘇曙光時,市場立馬預感美元將升值,并毫不留情地拋售黃金。
目前,金價依然在震蕩中尋找新的多空平衡點,其中的最大影響因素,無疑仍然是美元。14日,美國公布一份喜憂參半的經濟數據:5月份美國批發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5%,為連續兩個月下降后的首次上升;同時,5月份美國工業生產環比持平,不及市場預期。經濟增速放緩而通脹升高,讓美聯儲面臨艱難抉擇。目前,市場正密切關注美聯儲下周政策會議透露的量化寬松訊息。
此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起的貨幣豪賭在全世界范圍內引發連番金融地震以及歐洲央行在5月降息后是否有后續動作,都是影響金價的潛在因素。
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表示,黃金作為信用貨幣之外的避險工具,與民眾對信用貨幣特別是美元的信心呈現反比。如果美聯儲確如市場預計在今年底提前結束量化寬松,黃金的價值無疑將被重估。
無論如何,多數業內人士認同,十年黃金牛市已經終結。即使此前被熱炒的代表中國買金客的“中國大媽”也在悄然退場。多家廣州金店對記者表示,在經過4月的熱潮后,5月的黃金購買有較大滑坡。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全國5月份消費品市場情況顯示,金銀珠寶類在該月共消費269億元,相比4月的303億元呈現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