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短線轉好 年內仍應低配 |
金凈值上漲3.01%,嘉實黃金凈值上漲2.91%,易方達黃金主題凈值上漲2.33%,匯添富黃金及貴金屬凈值上漲2.21%。 此外,被外界稱為“生不逢時”的國內兩只黃金ETF開局業績同樣較佳。其中,國泰黃金ETF開年至今上漲4.88%,華安易富黃金ETF上漲 5.0%。雖然目前黃金投資產品業績回暖,但是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政策、美元強勢以及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均對金價有所壓制,此類以看多黃金為基礎的投資產品年內難有較佳表現,建議低配。 相較于黃金QDII和黃金ETF而言,與黃金掛鉤的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則為投資者提供了看跌的投資選擇。根據產品設計結構的不同,看跌黃金類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三類:期末價格看跌型、期間向下觸碰型和區間累積型(看跌). 期末看跌型即金價的期末價格低于期初,則可獲得潛在最高收益。若期末價格高于或等于期初價格,理財收益為零。期間向下觸碰型是指,每款產品都被給定一個固定金價邊界,如果在觀察期內掛鉤黃金始終保持在邊界水平之下,則產品到期可獲潛在最高預期收益;反之,僅能獲得最低預期收益率。 區間累積型(看跌)的收益條件則為,若金價在每個觀察日內位于波動區間內,產品到期時可獲潛在最高收益;若金價并非在每個觀察日內均位于波動區間,則以具體有效觀察日累計收益,到期收益較預期下降;而若金價在每個觀察日內均處于波動區間外,產品到期無理財收益或客戶承擔部分本金損失。 不過,投資看跌黃金類結構性理財產品并非萬無一失。2013年黃金整體呈震蕩走弱態勢,但多數看跌黃金的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到期表現仍不佳,這歸因于商業銀行對金價的預判價格與實際價格出現偏差,導致產品到期時未觸及收益條件,令部分看跌產品“很受傷”。因此,投資者在購買上述產品時需謹慎,由于區間累積型(看跌)產品的收益條件設定在一個區間內,其收益按觀察日累積計算,此看跌產品似乎更靠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