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繼續維持高位 10月走強概率大 |
早報訊 上周剛剛強勢觸及每盎司1300美元這一歷史新高的國際金價(編注:如無特別說明,本文國際金價均指紐約商品交易所期金),昨日又迎來一個重大利好。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各國央行幾乎完全停止了本國黃金儲備的出售,由此為十多年來每年都會進行的大規模處置行動畫上了句號。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會為已經略顯瘋狂的國際金價繼續上漲提供心理支撐。 就在9月24日(上周五),在擔憂經濟前景、美元走弱等因素影響下,國際金價飆至了每盎司1300美元的歷史高點。 歐洲國家惜售黃金 歐元區各國央行以及瑞典和瑞士央行均是《央行售金協定》(Central Bank Gold Agreement,簡稱CBGA)的簽約方。初步數據顯示,在截至9月26日的CBGA年度里,各簽約方總共出售了6.2噸黃金,同比下降96%。 這是該協定于1999年簽訂以來最低的年售金總量,遠低于2004至2005年度497噸的峰值水平。 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十年,各國央行紛紛售出手中不產生收益的黃金,轉而買入每年可帶來穩定回報的主權債務。但如今,央行和投資者們看中的是黃金的保值屬性。 盡管許多國家的央行拒絕透露其售金計劃的細節,但某些國家央行的反饋以及對銀行家和咨詢顧問的多次采訪表明,售金總量不太可能回升至過去十年的趨勢水平——過去十年,CBGA各簽約方年均售出388噸黃金。 瑞典、斯洛伐克、愛爾蘭和斯洛文尼亞央行表示,它們沒有售金計劃。瑞士央行則重申了一份先前發布的、同樣表明沒有售金計劃的聲明。 各方最初之所以簽訂CBGA,是因為黃金礦商抗議各國央行拋售黃金的行為壓低了金價。 10月走強概率大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的報道分析稱,年售金總量下滑,反映在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歐洲各國央行正在對黃金進行重新評估。 事實上,黃金前兩天之所以攀升至歷史高點,就是因為美國經濟前景不明,黃金避險作用再次大幅提升。 上述報道又說,大規模售金行動的消失,將對金價有著重要影響,原因有二:一是一個重要的黃金供應源撤出了市場,二是它為金價提供了心理支撐。 不過,從昨日的國際金市行情來說,主要還是維持了一個盤整整固的行情,并未繼續沖高。截至昨日18點,國際金價基本維持在1294美元/盎司至1297美元/盎司區間波動。 上海方面,由于中秋長假一直沒有交易,昨日95金收報280.28元,上漲3.99元;99金收報280.39元,上漲3.97元;黃金延期交收品種收報280.22元,上漲3.93元。 結合經濟前景不明、黃金技術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