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內部分歧激化 QE3成效遭質疑 |
本充足率要求提高,QE3恐仍難刺激銀行貸款顯著增長,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和經濟復蘇前景也仍然黯淡。
與此同時,美聯儲的獨立性也遭到質疑。資料顯示,伯南克在2005年從布什總統手中接過了“帥印”,并成功在2009年獲得連任,而他的第二任到期日則在2014年1月。目前,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公開表示反對QE政策,如果共和黨人當選,那么,伯南克二度連任的機會將很渺茫。因此已有分析人士懷疑,伯南克執意在美國經濟溫和復蘇的前提下推出QE3,背后是否蘊藏著不可告人的政治交易? 在第一輪量化寬松期間,美國經濟在2009年中期觸底反彈,到2010年一季度環比增速達2.3%。QE2實施期間,美國經濟增速在2010年第四季度一度突破3%,美國失業率從2008年11月的6.8%上升至8%以上的水平則已持續了42個月。華爾街日報的調查顯示,市場分析普遍認為QE3不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明顯的增長,美聯儲每年買入4800億美元的按揭債券,預計僅能拉低失業率0.1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 張穎認為,首先,QE3雖有助于繼續增加市場流動性,但難以彌補財政政策的缺失,由于美國的“財政懸崖”導致企業對未來的稅賦、公共開支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加之油價和商品價格上升,因而難以刺激企業增加投資和增聘人員。 其次,從理論上來說,QE3增加的流動性有助促進股市上升,帶來財富效應,刺激一般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需求,從而促進實體經濟復蘇。然而,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這種財富效應在萎縮。從2008年11月美聯儲宣布首輪1.7萬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開始,到2010年3月結束,標普500指數上漲31%;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6000億美元的QE2實施期間,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為11.5%。據聯儲局前官員計算,股票每上升1美元,可以增加3~5美分的消費。QE3推出時,標普500的企業總市值為13.9萬億美元,如果未來一年再上升10%,消費可能增加400億~700億美元,對總值15.6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作用也較有限。 在談到QE3對新興市場影響時,張穎表示,其對新興市場帶來的貨幣升值壓力可能會小于前兩輪QE。在前兩輪QE期間,美元指數曾明顯走弱,跌幅一度超過14%。隨著近期市場對推出QE3的預期不斷升溫,美匯指數已從今年7月中旬約84的高位下跌至目前的79左右,跌幅為6%,未來美匯指數恐將進一步走弱。但由于歐債危機仍會不時惡化,因而使美元資產對投資者仍有一定吸引力。加之重債國的財政緊縮及歐元區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