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內部分歧激化 QE3成效遭質疑 |
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QE3)自問世以來,一直爭論不斷。短短一周內,美聯儲決策層內部的分歧甚至有升級態勢。“鴿派”代表、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在周一的一場演講中表示,美聯儲明年將擴大QE3的購債范圍,并在2014年底之前結束購債。兩天后,另一位激進“鴿派”代表、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再次為QE3助陣。他警告稱,在經濟前景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如果不繼續行動,就會像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那樣迎來“失去的十年”。有美聯儲觀察人士甚至拋出,下一步可能會直接購買美國國債,年底前推出QE3.5的預測。相比之下,“鷹派”人物里士滿聯儲主席萊克爾則堅持認為,美聯儲最新的貨幣刺激政策可能會導致通脹率大幅上升,并給美聯儲的信譽度造成打擊。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普羅索也表示,QE3將無法帶動就業增長,甚至有可能損害聯儲的信譽。 面對聯儲內部針鋒相對的局面,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發展規劃部高級經濟研究員張穎在與本報記者連線中表示,長期以來,美聯儲內部兩大勢力可謂勢均力敵,不過以QE3為標志,“鴿派”勢力在近期占據了上風。但如果從其主要影響分析,“鷹派”官員的擔憂不無道理。由于與前兩輪QE相比,國內和國際環境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因而其產生的影響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不同。總體而言,QE3的推出對美國經濟增長刺激有限,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反而會小于前兩輪。 美聯儲近期宣布,維持低利率到2015年中期,同時推出開放式QE3購買MBS的計劃,每個月額外購買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直至勞動力市場出現實質改善,沒有明確QE3的結束時間點。與此同時,美聯儲目前的扭轉操作仍繼續推進。觀點普遍認為,推出QE3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就業數據仍然較差,而另一個原因則是所謂的“財政懸崖”問題。不過,雖然上述因素都頗為棘手,但有分析擔憂伴隨QE3的橫空出世,美聯儲當前正面臨著兩大嚴重問題。 首先,在傳統貨幣政策理論中,低利率會帶來新增貸款的增加,流動性的充裕會提升整個社會的總需求水平。前兩輪量化寬松之后,存款機構超額準備金在9月5日已達到1.4萬億美元。這對于總資產也就2.8萬億美元左右的美聯儲來說,幾乎一半的基礎貨幣都在央行。如同歐洲央行此前遭遇的尷尬局面一樣,美聯儲向市場瘋狂注入的流動性最終還是未能有效地進入商業銀行體系,未能變成商業貸款來刺激消費和拉動投資。這意味著美國已出現流動性陷阱,傳統的貨幣政策完全失效。未來隨著監管趨嚴,銀行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