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不滑點、不做手腳的黃金平臺幾乎沒有 |
著只要有資金和會籍的轉讓方便可輕松入伙,而這個“便宜會員”的身份卻成了眾多炒金公司的“工作證”。另有知情人表示,這類網絡炒金平臺多數是在2009年和2010年成立的,在獲得香港金銀貿易場會員資格后,便會通過網絡大肆宣傳,并通過包裝明星分析師和出具研究報告的方式,樹立公司專業形象,只要有客戶上門交易,便不愁賺不到錢。 3藏貓膩:山寨版“倫敦金” 那么內地炒金客們是真的將交易指令下到倫敦金交所了么?對此梁家茹向記者表示,據她了解所謂的金銀貿易場并不帶有任何期貨性質,只是香港人買賣黃金的一個場所。據了解,這里所謂的“倫敦金”合約只是該貿易場為了方便行員之間交易,于2008年推出的電子交易平臺中的一個合約,參與方均為下屬會員單位,內地炒金客們的交易指令只是下到了香港的這個“山寨”市場,而不是倫敦。 實際上,所謂的網絡炒金只是一場精心準備的騙局。不同于國內股票、期貨市場的撮合成交,網絡炒金是通過交易商來進行成交的,對手盤也是這類公司,這就相當于一場對賭游戲,炒金客們賠的錢便是交易商們的盈利,反之賺錢也是來自于交易商。裴明還補充道“不斷線、不滑點、交易商不做手腳的平臺幾乎沒有,即使在這期間能夠盈利,也多數會被交易商黑掉。” 所謂“滑點”,即是由于網絡延遲、行情波動劇烈或交易商黑箱操作,所造成的下單點位同實際成交點位有差距,如原本下單當跌10美元時進行止損,可一旦滑點止損便會變成跌了30個點才成交,甚至部分交易商并沒有將客戶的交易指令下到市場成交,此時滑點對他們利益更大。加之動輒過百倍的杠桿,爆倉只在瞬間,想通過這類黑平臺來盈利無異于癡人說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