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高潮退去后: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大媽” |
美國債務問題并未為黃金帶來避險買盤,而隨著市場對美聯儲退出QE預期的增強,黃金似乎大勢已去。而本輪黃金投資高潮的退去傷害的不僅僅是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個人投資者,金礦企業和黃金基金同樣受傷嚴重。不同的企業則有不同的應對策略,紫金礦業[0.00% 資金 研報]減產應對,山東黃金[0.46% 資金 研報]則加快資產整合。 黃金基金日子同樣不好過,黃金基金持續流出,持倉價值不斷縮水。以投資大佬鮑爾森旗下PFR黃金基金為例,該基金9月份下跌了16%,而今年前9月,PFR黃金基金下跌幅度已經達到62%。 金礦企業著力削減成本 今年上半年,包括紫金礦業、山東黃金在內的多家金礦企業均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紫金礦業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59.88億元,同比增長23.79%,但是凈利潤卻同比下降53.95%。為此,上半年紫金礦業提取資產減值損失為3.3億元。 紫金礦業被迫減產應對,紫金礦業公告表示,2013年度將調減2噸礦山黃金產量。而與此同時,金礦企業也不得不縮減成本以增加利潤,今年第三季度,紫金礦業位于澳大利亞的控股子公司諾頓金田有限公司(下稱“諾頓金田”)就大幅縮減了黃金現金成本和生產成本。 諾頓金田今年第三季度的現金成本為900澳元/盎司,而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的現金成本高達1377澳元/盎司,生產成本也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733澳元/盎司降低至1130澳元/盎司。 此外,山東黃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0.34億元,同比增長10.5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7億元,同比下滑31.18%。 山東黃金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山東金石礦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協議書〉補充協議》及《合作勘探協議》的議案,徹底完成對金石公司完整股權的收購。 瑞銀證券分析認為,山東黃金以33.55億元收購134噸黃金資源儲量,約合每噸2500萬元,按照目前的金價水平來看,對價略偏高,但此次交易的更大意義在于完成對金石探礦權的完整收購,利于公司新城、金石等金礦資源整合、集約開采并利于提升現有選礦能力降低開采成本。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大幅波動,而此前國內金礦企業產金成本偏高,導致不利因素不斷增加,削減成本才能帶來利潤增長。”一位券商貴金屬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SPDR黃金基金一年縮水過半 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持倉量從去年10月22日的1337噸下降至今年10月21日的871噸,降幅達到35%,持倉量下降至數年來最低水平。持倉價值也從742億美元降低至369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