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不滑點、不做手腳的黃金平臺幾乎沒有 |
![]() 今年黃金價格的大幅下挫,不僅催生了瘋狂抄底的“中國大媽”軍團,同時一些借助網絡平臺的非法炒金公司也是愈加猖狂。炒金客裴明(化名)聯系到記者,稱其通過一家網絡炒金平臺交易時,盈利近11萬美元卻被公司以第三方支付為名私自扣除。 1掛羊頭:進門容易出門難 據了解,個人向境外匯款仍受到相關法律限制,通過銀行匯款還需出具相關證明文件等,那么這類公司又是如何繞過這一限制的呢?對此,裴明介紹道:“入金多是通過網絡轉賬,資金是先打到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然后再由他們將資金轉賬給炒金公司”。實際上,將資金打到香港平臺進行外匯類交易的情況,在國內早已存在。“公司現在主要是做倫敦金和倫敦銀,由于內地沒有分支機構,所以只能網上開戶,只有您將資金打到公司賬戶上,便可以立刻交易了,如果需要出金只要跟公司打個招呼,一般2小時內就能到賬”恒信貴金屬的客服人員如上說道。然而記者調查后卻發現,實際情況遠非如此,更多的時候是入金容易出金難,尤其是盈利時[-2.00%]出金更難,此時客服人員便會以系統問題、客戶交易違規等理由拒絕出金。 據裴明介紹,今年8月19日上午,他將10萬美金分5次打入金道貴金屬下屬的賬戶里,之后公司為其提供了3萬美金的贈金,但這部分贈金只能用于交易而不得轉出。當日晚間賬戶便盈利賺了11.37萬美金,但當裴明要求出金時,公司卻以審核為由凍結了賬戶,直到一個月后,方才取出扣除了0.6萬美元手續費的本金,而盈利部分11.37萬美元則被公司以手續費的名義扣除。 2扯虎皮:香港金銀貿易場牌照 記者以炒金為名撥通了一家炒金平臺的電話,當提出資金安全顧慮時,對方立刻表示“公司是香港金銀貿易商的注冊行員,您可以隨時要求出金,這點您大可放心”,那么其口中的香港金銀貿易場又是一家什么性質機構呢? 國內某期貨公司國際部梁家茹(化名)向記者介紹稱,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本質上只是一家較為松散的行業協會,其理監事會成員多由各黃金公司負責人擔任,而各家會員單位在扮演裁判員的同時,還兼職了運動員的角色,加之其本身并非政府監管部門,這樣就很難保證監管的透明和公正。記者查找該交易場資料后發現,包括稽核組、審查組在內的11個部門職能中,并未涉及對所屬會員單位可進行代理交易。 在香港金銀貿易場公布的會員申請指引中顯示,申請最高級別A類會員,僅需提供不少于500萬元港幣的資金證明一項硬性規定外,其他方面也并未做出過多限制,這就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