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近期難現趨勢性上漲 |
度跌幅,其對市場造成的沖擊完全可與1981年的情形相比,因此筆者大膽預測對于2014年金價走勢有可能像1981年之后的情形一樣在波動中完成市場的看跌預期。 如果上面僅是從歷史數據周期變化角度預測未來黃金走勢,筆者相信有更多基本面因素支持2014年繼續下跌的理由。2013年面對美聯儲縮減QE預期,黃金投資者在恐慌中完成了對黃金拋售,可以說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和就業市場持續向好是美聯儲縮減QE的最大理由。 不過,在支持黃金熊市論的投資者中,目前有一部分人認為黃金價格未來仍會大幅下跌,而且會猶如被刺破的泡沫一樣一跌不可收拾,筆者對此觀點并不十分認同。黃金作為大宗商品,它的中長期價格走勢一定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而在供需關系中,黃金開采成本一直是影響黃金價格變化的重要因素,開采成本可以說是黃金走勢中重要的支持位置。有數據顯示,在全球目前50大黃金礦商之中,按地理位置分布看,非洲最多,有16家,其次是北美,有12家,澳大利亞和南美各有6家,歐洲和亞洲各有5家。而平均開采成本最高的是非洲,為957美元/盎司,其次是亞洲,為824美元/盎司,成本最低的是北美,為598美元/盎司,全球平均開采成本在800-900美元/盎司之間。如果考慮到開采成本和其他環節的費用,黃金未來雖仍有下跌空間,但金價走勢絕不可能沒有下限。此外,觀察發現黃金在1981年完成大幅下跌之后,其后的數年都是在上下的起伏中完成緩慢的下行,并且始終在其開采成本之上波動,因此,筆者認為黃金現在確實走出下跌趨勢,但在2014年再次出現去年這樣跌幅的可能性已經很小,相信黃金未來會在波動中完成價格的筑底,直到迎來再次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