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投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奚建華近期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歐美各國央行的量化寬松必將引發全球性的通脹,這是最可預見的一大風險。國際黃金市場避險功能將回歸,黃金將會出現一輪報復性的大牛市行情。
不過,中璽控股集團副總裁張盈盈認為,全球信用貨幣超發的預期其實早就已經被市場消化,而且現在美國已經有一些緊縮的信號發出。雖然我們預期美國不會馬上退出寬松政策,但再度寬松的可能性不大。雖然日本、英國等可能還會采取寬松的措施,這些信息也不足以推升黃金價格大漲。
央行變成凈買家
相較于美國經濟復蘇對金價的打壓,黃金需求的下降似乎更讓黃金的前景蒙上陰影。
五礦期貨黃金分析師王海東認為,單靠全球信用貨幣超發支撐黃金已經顯得十分脆弱了,畢竟相較之下,需求的影響才是決定金價的基礎因素,投資及金飾需求仍是影響金價的兩大主要要素。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黃金需求總量為4405.5噸,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4%。雖然機構投資者和央行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僅部分抵消了消費者需求的下滑。
但是從今年開始到現在,機構投資者的熱情明顯出現了逆轉,華爾街多位對沖基金大佬也不看好黃金,紛紛選擇拋售。
數據顯示,自2013年1月3日以來,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美國SPDR Gold trust的持倉量只出現了3次加倉。
另據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月14日公布的文件顯示,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減持了50%(合60萬股)SPDR黃金基金。摩爾培根旗下的摩爾資本管理公司也于同期售出了全部SPDR基金并減持了斯普羅特現貨黃金信托基金。
實物需求方面,世界黃金協會報告顯示,雖然2012年第四季度金飾需求達到525.3噸,比去年同期的472.4噸上升11%,但是2012全年金飾需求量比2011年下降了3%。這主要是因為印度政府出臺措施抑制黃金需求。
不過,世界黃金協會投資部董事總經理郭博思指出,中國和印度仍舊是世界最大的兩個黃金需求國。盡管印度政府出臺措施抑制黃金需求,但消費者對黃金的信心仍然堅挺,再次證明了黃金在印度社會中的地位。印度的金融體系不甚發達,黃金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同時他提示,最近幾年,央行從黃金凈賣家變成了凈買家,如今勢頭依舊不減。全球官方機構的購買量達到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
數據顯示,2012年第四季度官方機構購金量達到145噸,同比上升29%,央行連續8個季度成為黃金凈買家。全年央行購金總量達到534.6噸,比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