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央行從美法運回黃金的警示 |
發布日期:14-01-17 08:45: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 |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該行計劃在2020年前從法國和美國運回700噸黃金(約合270億歐元),今年已經從紐約和巴黎運回了近37噸(約合11億歐元),今后每年運回數量將增加。 在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前,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著主要角色。布雷森體系瓦解后,黃金與美元脫鉤,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許多國家,包括 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中,黃金仍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黃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本身具有價值,故購買力相對穩定,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金價同步上漲。在通貨緊縮時,金價不會下跌,因為歷史上每逢政治和金融局勢的動蕩就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黃金儲備完全屬于國家自主的權力之內,一國擁有黃金可以自主控制不受外來干預。 黃金實際上在國際金融市場扮演者投資風險風向標和溫度計的作用。當世界經濟動蕩、風險凸現之時,黃金作為保值商品受到青睞和追捧;當世界經濟復蘇、增長,景氣向好、風險減少時, 資本資金就棄黃金而去追捧回報更高的投資領域。 這就決定了黃金的地位雖然逐漸減弱,但黃金仍是許多國家儲備中重要的資產構成,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依然是世界上持有黃金的最大官方機構之一。IMF在成員國認繳份額時仍規定了一定的黃金比例。 目前,世界黃金總儲量為37.650億盎司,約為世界黃金年產量的13倍。其中1000噸以上的國家和組織有: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中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述國家中以美國儲備最多為8136.9噸。從上述的數字看,實力強大的國家其黃金儲備也多。這說明黃金仍是各國綜合實力的標志。 一個特殊情況是,冷戰期間出于安全考慮,德國央行在美法兩國存有黃金,按照可以獲得的最新數據,截至2011年底,德國共持有3396噸黃金儲備,規模僅次于美國。其中31%保存于德國央行金庫,45%保存于美聯儲,13%和11%分別保存于英國央行和法國央行。 德國央行之所以決定從美法運回黃金,筆者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冷戰早已過去,德國國內儲備自己的黃金基本沒有安全問題之憂,相反,這么多黃金放在國外安全性反而成了問題。 其次,美聯儲量化寬松開始退出,時間需要一年多,對于黃金價格造成的波動已經顯現出來。黃金價格如此波動的風險,使其將黃金儲備放在他國不放心,運回本國儲備心里更有底氣一些, 更放心一些。說到底,黃金是惟一能夠進行平抑和對沖金融風險的工具。德國央行是在未雨綢繆。況且,這么大量的黃金長期儲備在別的國家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