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期貨上市的三大積極意義 |
下游以銀觸電、集成電路、光伏等生產企業為代表的用銀企業大量參與這個市場。從數據上來看,白銀期貨從上市到現在,一共交割了1191噸白銀,占據國內白銀總實物需求20%左右;上期所目前白銀庫存在在1110噸左右,套期保值盤占據總的持倉30%的水平,這也說明了白銀期貨市場中白銀企業是主要的參與者。 第三,促進國內白銀交易市場更加活躍,完善國內金屬期貨投資品種。 經歷了2011年5月第一周白銀單周下跌25%、2011年9月第三周白銀單周下跌24%的暴力行情后,2013年4月第三周我們又見證了貴金屬暴跌行情。白銀價格與黃金價格高達85%的相關性,補充了我國期貨市場貴金屬品種的單邊缺位,金銀對沖組合也給了我們更多投資空間。 白銀因其更大的波動率,在金銀上升的行情中,一般情形下銀價上漲幅度更大而會導致金銀比價的走低;反之亦然。因此投資金銀比價,實際的效果等同于購買貴金屬看漲或者看跌期權。以上周行情為例,金銀比價在行情啟動前是57的水平,在4月15號、16號連續兩個跌停后,17號開盤金銀比價上升到了60的水平。如果投資者投資失誤看多貴金屬,在最壞的情形下損失比價的3個點,亦即市值2.5%,比單邊投機10%損失小很多。貴金屬市場本身就是變幻莫測,看多、看空錯誤難免,投資者可以靈活運用貴金屬品種間的價格聯動關系來盡量減少價格波動和風險。 白銀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風險管理功能,為規范我國白銀交易市場,增強白銀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產量了積極而深遠的而影響,也有利于我國在國際金屬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的提高,進一步加強了我國金屬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為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