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轉變引發白銀期價季節性回升 |
經過超過1個月持續下跌,在外圍風險驟增和旺季來臨的背景下,白銀避險和投資需求雙雙大增,從而引發期價季節性回升。 供應方面,白銀分為礦產銀和再生銀兩種,礦產資源多數伴生,礦產銀分為獨立銀礦、原生礦產銀,約占白銀資源儲量的三分之一,及銅、鉛、鋅等基本金屬伴生副產礦產銀,約占白銀資源儲量的三分之二,由于白銀礦產來源廣泛,致使供應受意外事故影響較小,而維持平穩態勢。而礦產銀持續增加和舊銀回收逐漸回升,政府和央行售銀對白銀供應的影響越來越小,2011年全球已探明銀儲量為52.8萬噸,銀儲量僅能穩定支持開采20~25年,雖然供應維持平穩,但包括投資需求、工業需求、消費需求在內的三大需求則穩步增長,每年供需缺口逐漸達到8500噸以上,并有擴大趨勢,占總消費量的28%。 通常情況下,白銀價格也會出現年內“兩頭高、中間低”的季節性差異,與白銀消費習慣有關,大量節慶假日集中在秋冬季節,從中國中秋節、國慶到西方圣誕節、元旦,1月中旬開始又是印度婚禮旺季,加上全球華人共慶春節,使得這一時期成為白銀消費旺季,白銀價格也將季節性上漲,而在金銀比達到60左右懸殊程度之際,上述漲勢將更加劇烈。 白銀工業需求占總消費量的40%,而其中有超過70%的工業需求是除銀幣外的制造業需求,包括銀器、珠寶首飾、感光材料和其他工業應用等,雖然傳統領域需求隨著替代品的沖擊作用而連年下降,但其他新興工業領域需求則將跟隨全球經濟復蘇出現增長,催化劑、食品包裝、無線射頻、超導體和超導電容、衛生消毒和醫藥領域、電池等領域白銀消費量將大幅增長。隨著技術成熟和成本下降,白銀新能源需求,特別是太陽能光伏領域拓展空間較大,現在每年厚膜光伏產業消耗的白銀就達到1500噸,并保持每年40%的增長幅度,未來將拓展至每年3000噸,占白銀總消費量(約3萬噸)的比例由5%增長至10%。未來銀漿電池也將大規模開發,白銀用于新型材料的消費量有望達到1000噸以上,占白銀總消費量的比例為3%左右。 由于美國政府停擺,削弱美元轉強動力,同時引發市場較強避險預期,繼而對白銀構成利多支撐。近日美國政府由關門轉變為重新開門,美國政府在大限來臨前通過提高債務上限,并成功避免美國債務違約,由此將推漲白銀期價走勢。 9月26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正式宣布結束對摩根大通、匯豐等6家銀行涉嫌白銀市場操縱案歷時5年調查,耗費7000個工時取證調查后得出結論:白銀市場中沒有發現違法行為,由此客觀上對白銀投機性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