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金易出金難 “離岸”炒金平臺套牢炒家 |
“我去年在金道貴金屬公司入金10萬美元,翻倍之后他們說違規交易,洗黑錢,把我的錢扣了一個月。之后,他們把本金扣了百分之六之后還給我了,金道在香港,維權太難了。”裴某告訴《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記者就此事向金道貴金屬公司進行求證,不過公司并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公司的實力和信譽有保證。 近年,由于股市持續疲弱,不少投資者選擇離場。在國內投資渠道單一的情況下,部分人選擇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品種投資。自去年起,由于黃金價格的單邊大跌,不少投資者開始投身于炒金市場。在此需求下,一些借助網絡平臺、打著擦邊球的炒金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肆意生長起來,炒家們一不留神就掉進了他們的“套子”。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打著擦邊球的網絡炒金平臺眾多,都具備如網上開戶、設在香港、為香港金銀貿易場會員等相同特征。也正因為這些特征,投資者通過網上開戶,將資金打到境外,當發覺情況不對時,投資者幾乎不可能追回資金,并且也是維權無門。 平臺實力存疑 記者聯系到上述平臺,提出了裴某等人的疑問。而公司方面卻直接回復的是,“金道貴金屬有限公司為金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金道集團) 之成員,于2009年在香港注冊成立,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之認可電子交易行員(行員編號74號),持有AA類別市場交易有效營業牌照,可經營99金、港元公斤條、倫敦金/銀及人民幣公斤條業務。同時,金道貴金屬亦為標準金集團成員,能鑄造金道品牌的千足金條,是少數擁有特許鑄金權的金商,實力及信譽均有可靠保證。” 這一大段內容看起來言之鑿鑿,但香港金銀貿易場是一家什么性質的機構?其認可的電子交易行員有怎樣的資質?是否就能夠保證其上述操作手段公平、公正?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本質上只是一家行業協會,并非政府監管部門。” 記者在該貿易場官方網站上看到,該貿易場理、監事會成員多由各黃金公司負責人擔任,而這些黃金公司大部分同時是該貿易場的會員單位。與此同時,記者在查閱該貿易場包括稽核組、審查組在內的11個部門的部門職能時發現,貿易場所有部門并未涉及對所屬會員單位可進行代理交易。 在香港金銀貿易場公布的會員申請指引中顯示,目前成為該交易場會員主要為“轉、承讓”方式,即需要轉讓方和承讓方進行撮合。而承讓方所具備的條件并無過多限制,僅需為香港注冊的有限公司,同時開立不少于兩個銀行賬戶,一個為永亨銀行的結算賬戶、一個為任意銀行的存放客戶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