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交易國際板有望下半年推出 |
上海黃金交易所有望在2014年下半年,在上海自貿區內推出面向國際投資者的黃金交易國際板,并且采用人民幣計價。 “應該會在下半年推出。監管部門已經同意了,現在就是細則的設計、制度的設計、境外投資者的溝通,在做這些工作。”3月3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許羅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此舉可以在中國形成黃金的人民幣價格,改變目前美元報價的價格格局,同時推動黃金的中國價格逐步增大影響力,構建未來的市場話語權。 許羅德介紹,黃金交易國際板將會采用公司制,在自貿區注冊成立一家名為“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公司,該公司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全資子公司,暫時不會引進外部投資者。目前這家公司還正在走程序,尚未完成注冊。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現貨黃金交易所,中國目前所有的黃金現貨交易都需要在該交易所進行。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同比激增41.36%,超越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同時,2013年中國黃金產量達到428.163噸,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許羅德稱,中國市場的吸納能力占全球市場的一半,但消費量雖大,對金價的影響卻很小,形成了“消費在東,定價在西”的局面。 除現貨交易之外,許羅德說,希望更多開發黃金的投資功能,不是以實物交割為目的,而是以把握價格波動帶來的機會為目的,把黃金交易的市場投資行為對境外開放,吸引境外投資者。 關于境外投資者,許羅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包括銀行、產業基金,以及產金的企業都在接洽。“將來投資人民幣黃金市場,其中還包含了匯率、利率的變動,也就有更多的機會。”許羅德說,這些境外投資者比較關注的是黃金交易國際板的制度設計,以及與國外交易系統的兼容性等問題。 一旦黃金交易國際板推出,許羅德說,目前人民幣匯率出現的波動就會是境外投資者的機會。“金融市場不是單向才有機會,單項雙向都有機會,我們現在匯率波動的加大,或者雙向的波動,也是我們金融改革的方向。” 不過,許羅德說,作為風險管理的要求,國際板也會有相應的限制,比如保證金應該有多少,限倉多少,跌停板多少。“國際板關鍵是方案要做細,相關業務的技術準備要做得相當周密。在制度設計中,不能變成熱錢的管道。” 目前,這項業務還需要等待更多的自貿區內的金融開放政策推進,比如離岸人民幣允許投資黃金市場,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一步推進,FT標識賬戶的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