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不讀老子的《道德經》,不懂人生真諦。”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存世著作《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史記》說,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稱老聃,曾做過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史官,后來隱居不仕,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后“莫知其所終”。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聃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問日深,聲名鵲起。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在函谷關官員關尹的懇求下,老聃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著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一書,為后世所傳頌。《道德經》與《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
據《列仙傳》記載:“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老子乘青牛出關說的影響很大。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須發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態安詳,乘青牛而隱逸的老者。老子為何乘青牛,而不乘黃牛、黑牛、白牛或其它什么顏色的牛?據說這得順著陰陽玄學的思路去解讀,“青”,主春,木德,代表了東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來自東方,后世人稱“東方圣人”,用青色正可取其象征東方之意。這樣一來,“青牛”象征著一位來自東方文明地區的文化使者,帶著他的崇尚陰柔之德的智慧,隱向尚未開化的西方。
中國人民銀行于1985年發行了一套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其中一枚22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為老子騎牛圖,這一位千古流芳的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國貴金屬中雋永、銘傳。
「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2組)22克“老子”銀幣」
銀幣以淡素之色回歸了古樸之韻,實現了古與今的藝術過渡,使得畫面古風味道濃郁,樸實自然。浮雕之下,老子一身寬松古袍柔順飄逸,長須白發向后而揚,一副仙風道骨的飄然,體現著他歸隱時悠哉游哉的心情以及后世對他神乎其神的隱逸傳說。他騎著青牛,悠然自得,懷抱一束簡冊,正是那冊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五千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