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文化華夏風 金銀午馬民族情——賞析2014中國甲午(馬)年5盎司圓形彩色金銀紀念幣 |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段生肖詞令不但成為朗朗上口的民間童謠,即便是目不識丁之人,往往也會掐著手指娓娓數來。時至今日,生肖文化早已流行于民間,成為口口相傳的民俗文化,它似乎已超越了階層,超越了年齡,融進了每個人的生活中。 關于十二生肖的由來,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十二生肖最早見于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对娊洝ば⊙拧ぼ嚬ァ吩唬骸凹崭纾炔钗荫R ”。又見于《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盡管人們不能確定十二生肖的確切來歷,但因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種仍有實用價值的寶貴遺產。 中國人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屬豬,有的人屬狗,這意義何在?實際上,我們的祖先期望我們要圓融,不能偏頗,要求我們懂得取長補短,全面發展。比如屬豬的人能夠在他的隨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誠;而屬狗的人則在忠誠的本性中,去做到隨和。 君不見,每到自己屬相的所謂“本命年”,人們不論身分、地位,總要在衣著上添點紅色以避邪;又有多少人把生肖與命運掛上鉤,婚喪嫁娶,生兒育女,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它的影響。諸如孕婦為使孩子有一個“好屬相”,竟然提前剖腹取子這類極端的“生肖”例子,時見報端;在每一個新年來臨之際,從媒體到民眾,舉國上下都在討生肖的彩頭。生肖文化是如此深入人心,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它已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國人民銀行每年都發行一套生肖題材的金銀幣,一方面為了傳承中國民俗文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來年寄愿一個美好的愿望。生肖題材金銀幣廣受大眾的歡迎,還常常被作為賀歲佳品,饋贈親朋好友、上司長輩。為慶賀即將到來的甲午(馬)年,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10月10日發行了中國甲午(馬)年金銀紀念幣一套,美輪美奐的金銀幣中呈現了馬的精神氣韻,充滿著民族特色。 「2014中國甲午(馬)年5盎司圓形彩色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 5盎司圓形金銀彩色紀念幣背面的圖案均為中國民間傳統裝飾馬造型,這個造型似曾相識,是的,它正與春節時張貼于民間門窗上的吉祥畫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