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藝術(龍門)5盎司紀念銀幣」
唐朝時期的天王、力士的寫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該幣面天王、力士突出的肌肉清晰可見,衣紋如實的反映著緊裹其內的肌體,不再有裝飾性排列的痕跡,弱化了衣飾的刻畫,在肌肉的塑造中減少了線條的運用,使造像看上去更為渾圓;而咄咄逼人的力士若青壯的士兵,強健威猛,蹙眉怒目,氣勢逼人。飄帶敷搭于舉起之肩臂上,露腿赤足,全身筋肉暴突;面貌猙獰、涓狂,具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魄,精湛的細雕工藝對胸大肌、肩頭三角肌和被表現為梅花肚的腹肌,都作了夸張地表現,尤其那腹部的肌肉線條很是剛勁。既符合解剖規律,又非如實描寫,與西方雕塑手法有相似之處。天王與力士的相互配合,給佛國世界平添了不少的神秘感和威嚴。該幣在保持傳統5盎司銀幣直徑不變的基礎上,采用了底面鏡面及相對高浮雕的工藝,增強了人物造型浮雕的表現力,突出了天王威嚴英武、力士強健威猛的形象特征。
在“人體觀念的歷史演變”中,天王、力士造像風格的發展演變,參雜了中國傳統人體觀念的進步,以本土化和世俗化的觀點,塑造了自己心目中需要的、想象中的佛教藝術形象。
中國佛教認為,南方增長天王持劍,司風;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司調;北方多聞天王執傘,司雨;西方廣目天王持蛇,司順;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雨順”。該幣極具傳統民俗文化意味,既有祈福的祥瑞之兆,又有驅魔鎮邪之意,是為吉祥、祈愿、賑災之佳物,為收藏、實用之上品。(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連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