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觀世音 祈福保平安——賞普陀山金銀紀念幣 |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3月29日發行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是佛教圣地系列的第二組產品,上承五臺山金銀紀念幣,下啟峨眉山金銀紀念幣和九華山金銀紀念幣,這一銜接的作用使得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紀念幣得以延續下去,這套普陀山金銀紀念幣于三月底四月初發行上市,在萬物復蘇的春天,給廣大幣迷帶來一場洋溢著佛性光輝的文化盛典。 ![]() 佛教文化起源于古印度,歷經幾千年,在與本土儒道文化的漫長融合中,形成了我國獨有的佛教文化。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紀念幣的發行,旨在弘揚我國歷史悠久、輝煌燦爛的佛教文化,同時也是國家藏富于民的重要手段。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島上,自古以來都被譽為天下最大的觀音道場,其所具有的佛教文化內涵便是以觀音菩薩信仰文化為主,這套普陀山金銀紀念幣中的三枚金幣也分別以南海觀音立像、毗盧觀音坐像和楊枝觀音碑為表現題材,吸引著廣大幣迷的目光。 觀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是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在人們的認知里,觀音菩薩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俗語有言,“人人額彌陀,家家觀世音”,足見觀音信仰在民間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之大。普陀山金銀紀念幣上市后,海內外的金銀幣集藏愛好者們一片沸騰,市場訂購火熱不斷,人們紛紛表示想要“把觀音菩薩請回家,祈福保平安”。 在制作過程中,這套普陀山金銀紀念幣主要采用了浮雕以及噴砂反噴砂等工藝,對各種題材的表現都游刃有余,或栩栩如生,或引人入勝,柔和流暢的線條或虛或實,明隱相依相襯,給人賞心悅目之感,嘆為觀止。可以說,這套普陀山金銀紀念幣兼具了文化性與藝術性,同時,宗教意義上的民俗信仰更為其增添“祈福保平安”的美好色彩,該套紀念幣也因此極具投資收藏價值,不可多得。(供稿單位:桂林正陽黃金首飾有限責任公司) |